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道”与“真理”(1)
“道”与“真理”(2)
“道”与“真理”(3)
文化发展的“变”与“常…
关于“孝”与“无后”的…
关于“孝”与“无后”的…
陈鲁民:文化“拼爹”与…
自主招生:“合纵”与“…
瑶族春节习俗:“舞春牛…
侗族春节民俗:侗家“行…
最新热门    
 
“道”与“真理”(4)

时间:2012-2-28 11:52:37  来源:不详

三、中西哲学交汇中的“真理”与“道”

上述关于“道”与“真理”之差异的比较只是将其差异的方面突出来说的,并不否认两者也有相通或者相同的方面。实际上任何关于不同文化差异的比较得出的结论,都不难找出一些例证来加以驳难和否定。这并不奇怪,因为不同文化相互之间的差异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毕竟同属于人类文化,相同的方面会更多。虽然如上所述,“道”与“真理”不完全是一回事,但在中国古代[注: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gguogudai]思想家对“道”的探求中,也并非完全不包括对“真理”的探求,“道”有的时候也包含有近似于“真理”的意义。如先秦道家著作中有时会用夸张的描述把他们的“道”神话为“先天地生”的“常道”或“恒道”;汉代董仲舒[注: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6](董仲舒传),试图将“道”说成是永恒不变的东西;宋儒在对儒家之道的探求中体贴出“天理”二字,强调“天下只有一个理”[7](p.196) 。特别是近、现代以来受到西学东渐影响的中国哲学,更是有意识地确立并不断强化着“真理”的观念,以至于在哲学乃至一切学术研究[注: 孙武兵法初探序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克劳塞维茨曾指出;战争不是神物,战争是发展的科学,余窃以为以兵圣孙武为代表的中国兵学思想文化无疑正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杰出典范;同时又]中,都坚信有“真理”并以发现真理作为无庸质疑的目的。

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西方哲学却出现了一股以反西方传统哲学为特征的“后现代”思潮,这种思潮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真理”观的颠覆。经过这种颠覆之后,西方哲学家对“真理”的理解,在笔者看来其实是向中国古代哲学对“道”的理解靠拢了。

后现代主义的西方哲学对西方哲学传统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省,试图跳出西方传统哲学的藩篱,显示出当代西方哲学发展的一种新转向。几千年来的西方哲学以发现终极实在,建立绝对真理的知识体系为己任,而后现代主义却举起反本质主义和反基础主义大旗,从根本上否定了作为世界基础而存在的终极本体及其绝对真理,倡导多元性、不确定性、无序性、矛盾性等。他们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对传统“真理”观所假设的那些不证自明的、具有终极真理意义的观念或概念进行解构,否定“真理”具有脱离人的思维和实践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性。在西方传统哲学家那里,真理本身同人的目的、需要和兴趣等毫无关系,人们必须不带任何成见去研究问题才能发现真理。然而,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真理并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构造的。“人类利用他们所制造的语言来构成语句,从而制造了真理”[8](p.19), “真理也是人类所造” [8](p.34)。这不禁使人联想到中国古代哲学所谓“人能弘道”、“道行之而成”。在后现代哲学家看来,“真理”作为被人们构造出来、发明出来的应付环境的一种信念,其价值并不在于这种观念同某种与人的目的无关的实在是否符合,而在于它同人们已经持有的信念是否会发生冲突。一个信念只要与其余的大多数信念不发生矛盾便是真的,用罗蒂的话来说:“所谓‘客观真理’,恰恰只是我们当前有关如何说明发生的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