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阿达:语文教材应由谁来…
金宏达:京城寻踪章太炎
霍达:一个时代的侠骨柔…
刘巽达:记住“国耻”是…
姚名达:“抗战捐躯教授…
语言学家陆宗达:国学是…
刘巽达:该向《功夫熊猫…
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
金宏达:学人的抱负——…
作家雷达:现在春晚是爬…
最新热门    
 
刘巽达:“拯救”书店,要反思“人与书”关系

时间:2012-3-16 22:03:18  来源:不详
> 

    其实,令人忧虑的不是书店的减少,而是阅读人群的稀少。有资料显示,欧洲的年均每人纸质书阅读量,是中国人的近20倍。只要留意一下眼见为实的世界,看一眼欧洲的城际火车,瞅一眼日本和中国台北、香港的地铁,那种人手一册的安静场面常常令人心仪称羡。论科技,人家不比咱们落后吧?可为何人家的阅读习惯依旧“古典”?那是因为,纸质阅读早已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有幸福存焉。

 

    学者易中天曾用“危言耸听”的句式道出了他的“读书观”,即所谓“开卷有益,读书无用”。乍听之下如入五里雾中[注: 五里雾中 发音( wǔ lǐ wù zhōng ) 解 释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出 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楷传》 :“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然细究之下却发现藏有深意。当一个民族的读书动力主要来自于“实用”,而非源自于“进益”,人群中的绝大多数无法体悟“无用之用”的要义,衮衮诸公难觅真正的“读书一族”,那么,要指望形成全民阅读之壮观美景,恐怕遥遥无期。只有全社会凝成“不顾无用,只要有益”的读书共识,才有可能造就风清气正的读书氛围。

 

    书店倒闭不可怕,可怕的是蛰伏其后的支撑精神的坍塌。诚如作家陆天明所担忧的——书店的危机,关碍书的销售危机、书的出版危机和书的写作危机,最后关碍全社会的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书店之“拯救”,仅靠政府的“象征性拨款”,仍属杯水车薪,虽可小范围救燃眉之急,但终究难以力挽狂澜。唯有由此出发深刻反思“人与书”的关系,才能保住和建立一座座文化地标。好的书店恰如夯实的堡垒,抵御着来自花花世界的侵蚀,成为人们心灵的港湾。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