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任国征:钱穆如何看待科…
任国征:“雨”“雪”总…
任国征:从宋朝笔记故事…
任国征:从两则对联解读…
任国征:京剧里的“雪中…
任国征:清朝“存在”多…
任国征:从《洪奕家书》…
任国征:傅斯年如何看待…
任国征:也谈古人教子
“90后”的代际特征:更…
最新热门    
 
任国征:一则法律条文的国学解读

时间:2012-5-4 10:41:02  来源:不详

新华社3月17日受权发布了备受关注的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79年7月1日通过,1996年3月17日2012年3月14日两次修正)。但在阅读条文时,却发现了一处重要疑问。

 

    该法第一编“总则”中的第五章“证据”里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 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人民检察院[注: 释义:(1). 唐监察御史的官署名。(2). 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简称察院, 清因之。御史出差在外,其驻节的衙署亦称察院;京师巡城御史称五城察院。]起诉书、人民法院判决书,必须忠实于事实真象。故意隐瞒事实真象的,应当追究责任。”

 

    这里两次出现“真象”而非“真相”,因为根据习惯和常识都是应当使用“真相”。到底哪个对呢?刑事诉讼法亦被称为“小宪法”,应当非常严谨和严肃。这个问题值得深入分析。那么,从法理和法条究竟是怎样表述的呢?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