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赵炎:历史上哪位科举考…
赵炎:将生母赶出家门的…
如何还原真实鲁迅? 严…
夏炎:古代官员的政治“…
“泰山学者”陈炎:保护…
“泰山学者”陈炎:保护…
曾培炎:敏慧好学、才华…
陶思炎:建立行业协会维…
最新热门    
 
都培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早期对话

时间:2012-7-19 12:12:00  来源:不详
铁路的交点,北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东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思想,诠释和描述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上形成一种相通的关系。李大钊说:“我们的理想,是在创造一个‘少年中国’,”使“那些天天和自然界相接的农民”变成“人道主义的信徒”,使“静沉沉的老村落”变成“活泼泼的新村落”。青年毛泽东[注: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曾用名:二十八画生、李德胜,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卓越的领导者,政治家、军事家。]也相信过儒家的大同世界,在转向马克思主义之后,发现两者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世界主义,就是四海同胞主义,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别人好的主义。”这种带有儒学色彩的社会理想,尽管与科学社会主义相去甚远,却成为一种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从儒家的大同世界与马克思主义的联想中,树立起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理想、信念和信仰。传统的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这种相通性,使得马克思主义于早期赢得了更多的拥护者。

 

第三,以儒家“明道救世”、“兼善天下”的处世态度,仿效马克思为实现理想献身治学的人格品质,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在理想人格的塑造上形成一种相融的关系。儒学主张积极入世,倡导“兼善天下”的进取精神。为了追求“道”,传统儒学要求知识分子应具有崇高的精神修养和人格力量,从“内圣”与“外王”两个方面,构塑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马克思一生追求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和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因此赢得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崇敬和仰慕。1919年,渊泉说:今日介绍马克思之生平,实有两大用意:一欲引起君“研究社会主义之兴味”;二欲使君“知古来贤哲献身学术之生涯”。他的《资本论》是“不朽”的“空前绝后”的名著,《共产党宣言》则是“历史上学问上最有价值”的著作,“吾侪深信马氏之学说,乃现代万恶社会之唯一疗法也”。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期间,生活极为悲惨,“吾侪今日读之,犹不禁拍案太息彼苍之不仁也”。“孟子[注: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主要代表之一。]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马氏大著作,实成就于此种境遇之中,此殆天所以造就马氏者欤!”从传统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