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唐燕明:略谈百年中小学…
郦千明:钱穆与胡适的学…
周思明:电视节目如何让…
北大教授陈晓明:为人民…
良母文明:促成人类文明…
在古诗词中触摸清明:意…
李启明:有感于鲁迅“不…
崔存明:荀子与儒家《春…
谢晓明:回眸2011汉语研…
汪纪明:学科史视野中的…
最新热门    
 
余来明:近代学术转型中的“文学”

时间:2012-7-31 12:09:24  来源:不详

甲午战争以后,无论是宣扬还是排拒,西学都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无可回避的话题,借西学诸说阐发中国学术也成为普遍风尚,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体系受到极大冲击。为了与“西学”进行抗礼,部分中国士人借用“国学”指称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在此背景下,是抛弃传统完全接纳西方学术体系,还是在坚守传统学术结构的基础上为我所用,不同的学者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作为1900年代后登上学术舞台的近代学者,刘师培[注: 刘师培是江苏仪征人,1902年中举,1917年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古文学、“三礼”、《尚书》和训诂学,兼职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1884—1919)学术观念的最大特点,是以西学的知识论述中国的学问,但不做简单比附、套用。他从中国传统学术的自身特点出发,进行深入、恰切的论述。一方面,他在自己的论述中广泛使用新名词、新术语;另一方面,又对新名词的使用持审慎的态度和批判的精神:“自新名词输入中国,学者不明其界说,仅据其名词之外延,不复察其名词之内容,由是为恶、为非者,均恃新名词为护身之具,用以护过饰非,而民德之坏,遂有不可胜穷者矣。”(《论新名词输入与民德堕落之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刘氏在接纳西学时的态度。由此出发,他一面以新的名词、术语解析中国传统学术,同时也注意结合中国学术独异的特点。如在《周末学术史序》(1905)一文中,将中国周末学术以分别纳入西学的心理学、伦理学、论理学(即逻辑学)、社会学、宗教学、政法学、计学(即经济学)、兵学、教育学、哲理学、工艺学、法律学及理科学(即自然科学[注: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诸科等范畴予以论述,仅有“术数学”、“文章学”二者未采用新学名。缘于此,虽然刘师培所长在经学、小学、校雠学等传统旧学,但是他在政治学、哲学、教育学、伦理学、地理[注: 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学等方面的著述,也被认为是陈寅[注: 中国游泳运动员,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主攻200米蝶泳,曾进入世锦赛该项目决赛,成绩仅次于吴鹏。中国乃至亚洲男子200米蝶泳的顶尖高手,多次夺得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