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画家赵建成状告拍卖行卖…
庚子国变中溃败的清军:…
修建军:“和而不同”的…
马长军:“恢复原状”的…
杨勇军:刊布古书求不朽
刘云军:古代山岳崇拜与…
艺术家冷军:公共艺术需…
江苏盐城城标“新四军重…
张会军:中国制作“阿凡…
河南曲协主席范军:建议…
最新热门    
 
赵建军:中国美学史的幻象世界

时间:2012-8-6 20:20:24  来源:不详
也有对应于“幻象”的相应词语,英语的“幻象”写作illusion,梵语的幻象写为māyā,它们与中国传统美学对“幻象”的“不肖”、“恍惚变幻”有某种相通,但由于分属不同的话语系统,中国美学史的幻象逻辑所表达的独特蕴涵,可以通过中西或中印语境中的差异比照,得到更深入的发现和揭示。

 

就根本方面来说,幻象逻辑是揭示中国美学史深层本质的一个十分合适的维度。从词面上说,中国传统美学对“象”的理解都是“幻”的。这个“幻”在三个层面上离开了实然物象:一是仰观俯察,以意取象,所谓“散点透视”即指对外在物象的主观化意念截取[注: 截取 拼音: 解释: 从中取(一段):~文章开头的几句。-jiequ];二是“象”是操作对象,也是意念表达的载体。“卦象”推衍,就是以“象”为意念层面的操控对象。以此类推[注: 词语 以此类推 发音 yǐ cǐ lèi tuī 释义 1.根据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与此类似的其他事物的道理。-yicileitui],意念性的“象”,表面上看似乎感性色彩充分,其实已然“形而上”了,理智化了;三是舍象求意,意为象外的审美韵致。这一点使“象”更进一步远离了实物物象。反过来,从“象”这一面来理解,则“象”包含了一切美的感性存在。在主体意念化的操作过程中,对“象”的感受和认知,自始至终保持着“象”的感性特质,在主体直觉的统摄下,它呈现为感性特质、内在品性的意念双向性展开,让动与静、大而小、逝与返、曲与直、刚与柔等对立性涵义,借助“象”的互训互成得以确立。基于此,中国美学以意念对外在的数、景、象、境的感遇为先导,通过意念上的扩张性发散,形成强烈的主体感悟氛围,进而生成对“象”的感悟性立意,所谓直觉性质的幻象生成便由此得以成立。依此轨迹,美的幻象似乎无所不在,不仅主体精神的外化,由意念性的目标扩散至无垠的宇宙,而且,宇宙万象也借助主体意念内化为心性直觉和审美意象,生成跳脱于境遇或景象外的审美感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美学史的“幻象”与“幻觉”始终是现时性的在场,美始终是因感而悟,因悟及意。概括而言之,即中国美学史的深层逻辑本质,体现为:美学的幻象逻辑是创造性的生成过程,一方面主体意念基于象的感遇而呈显,另一方面,审美诸象以主体意念的人文化成为归结,它们最终都纳入主体的审美造化之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