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藏家收藏上万件民俗用品 欲打造“岭南故宫” |
 |
时间:2012-8-14 13:49:52 来源:不详
|
|
|
6年前,素为“古痴”的邹永生的上万件民俗收藏品找到了一个新“家”——花都“故乡里”岭南[注: 岭南,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历史上,岭南也包括曾属中国皇朝统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文化主题公园,20多个展馆放的全是他的宝贝,未来更有可能升级为博物馆。藏品包罗万象:100根扁担、200把算盘、400把古尺、500杆古秤、600对蚊帐钩、3000件寿字瓷器、古锁、婴儿车,甚至连古老消防车、农耕用品都有,让人看得惊叹连连。他说,这些东西大部分受益于城市拆迁,别人不要的垃圾,被他像宝一样“捡回来”。谈到未来,他还要打造岭南故宫,让观众来了就不想走。
策划 刘亦凡 本报记者 曾俊/文 邵权达/图
缘起:粮票换青花将军[注: 将军是一个消歧义的词条名称,它的含义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释,有军衔等级,也有象棋术语,有烟草品牌,也有中医释义,有地名含义,也有游戏名称。]罐
邹永生玩收藏有30年历史。小时候有次去同学家玩,发现一个花瓶中插的桃花开得特别灿烂,同学的爸爸告诉他“这是因为花瓶靓”。带着对这种神奇感觉的迷恋,17岁时,他到增城下乡插队,4年后临别时在一个农户家里看到一个罐子,农户告诉他,用这个罐子装榄角一年都不会变质。他喜欢上了那个罐子,拿出身上所有的粮票换了过来,由此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件藏品——康熙[注: 大清圣祖仁皇帝,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通称康熙皇帝,为中国历史上的成功帝王之一。]青花瓷将军罐,该藏品保存至今。
1979年,他回城进了一家国营装修公司,中午休息时就在附近转悠。当时广州有了全国第一个古玩集散地,就在清平路,他每天都去,看上了瘾,并尝试开始买古玩。
“发烧”之初,因收藏知识匮乏,邹永生上过不少当。“除了眼光不够之外,我承认是贪财的欲望所致,让你什么都看不清。”他说。
无奈:现在还会买到假货
他决定要改变。“以前做这行,知识很缺乏,主要靠请教老行家、老师傅,学经验。就算有书,也要托人从香港买才能看到。”上世纪80年代中,邹永生拜广州收藏界奇人——高丰为师学古董,他还自费参加文物鉴定班。为了参加培训,他于1991年辞职成了自由职业者。而随着城市和公路[注: 公路正文 连接城镇、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的道路。 发展简史 1885年汽车发明后,人们开始按照汽车行驶的要求,]建设的飞速发展,当时全国各地出土大量古钱币、古玉器、古瓷器等。这些物品大量涌向广东,使得源胜陶瓷玉石工艺街上的古玩交易十分活跃。邹永生“下海”时也来到了这条街。
凭着精明的生意头脑和敏锐的眼光,他从供货商手中低价买入真品,然后转手高价卖出。古玩交易虽然利润大,但风险也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鉴赏水平,若“走眼”收到赝品,不但赔本,还可能倾家荡产,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邹永生就亏了两台电视机的钱。
学了这么多年,邹永生还是会买到假东西,只是几率比以前小了,“高科技仿造这么厉害,让你防不胜防。”所以,他认为,一些人声称从没买过假东西,那[1] [2] [3]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