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出现过。上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荡涤旧文化,倡导白话文和[注: 文和,男,1963年11月出生,海南万宁人,汉族,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文化运动,毫无疑问是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但其中也夹杂着不加分析、笼而统之地指骂和拒斥传统文化的主张和情绪,极端者甚至还要废止中国文字等,国学所遭受的冷遇和厄运也就可想而知了。当时批判孔孟之道,是因为其固有的消极落后性质,窒息了人们思想、禁锢了社会进步。但有些人把整个国学和传统文化看成一无是处,一团漆黑,则不免过于偏激和片面,显然是不公允、不科学的。特别是把中国的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完全归咎于国学和传统文化则更是有些荒诞。这一历史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是很难单从文化的角度说明白的。认真反思起来,也可以从中洞见处于一贫如洗、苦难深重的旧中国的境地下的某种国民文化心态。
相反,国运昌则文运兴,这其中就包括国学和传统文化热的兴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腾飞、社会发展,综合国力大增、人民生活改善、国际地位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得到极大解放。一方面,人们摆脱了贫困的重压,精神世界拓展,求知识、求文化的欲望如井喷般地涌流出来;另一方面,人们有了闲暇和财力,去选择、参与、享受包括国学在内的传统文化。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国学和传统文化屡遭冷遇和责难的命运似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伴随着地域文化热、名人文化热、饮食文化热、收藏文化热等一个接一个的文化热,国学和传统文化热也应运而生。因此可以看出,新时期国学和传统文化热的兴起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来的,是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而出现的,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注: 概念 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政治昌明、社会进步。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说新时期的国学和传统文化热是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民族自强的文化反映,透射着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和自豪,折射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自信心、自尊心的提升,表现了新时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这种文化现象,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看,是毫不奇怪的。文化是人类的自我认识和把握。人对待文化的态度也就是对待人自身的态度。当国[注: 当国就是代国君秉政作主的意思。-dangguo]家和民族发展停滞或缓慢、遭受贫困落后挤压时,人的精神世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