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张雨义:“书香”溯源
智慧讲义:为何要忧道不…
智慧讲义:民俗文化,一…
邢福义:“诞辰”古今演…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总编…
邢福义:大器晚成和厚积…
“复制”与“抄袭”—邢…
杨义:毛泽东诗词的历史…
《辞海》版“风水”释义…
马未都与春晚的纠纷意义…
最新热门    
 
邢福义:俚俗化北味说法“一+名”

时间:2012-9-1 11:40:19  来源:不详
、少使之号焉。]路第十三)∣“无求备于一人。”(卷九微子第十八)——前例意思是,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种事吗?“一言”等于说“一句话”。后例意思是,不要对一个人求全责备。“一人”等于说“一个人”。2)“一”字单用。“一”字统括“一+量+名”的意思,语表形式上不出现量词和名词。例如:“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卷二里仁第四)∣“回也闻一以知十。”(卷三公冶长第五)——前例意思是,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词贯穿。“一”等于说“一个词”。后例意思是,颜回呀听得一件事可以推断出十件事。“一”等于说“一件事”。

 

    至于朱自清1357字的散文《荷塘月色》,“一”字出现30次。涉及“数量名”关系的,几乎全是“一+量+名”。比如:一个人,一番样子,一些颜色,一片叶子,一团烟雾;又如:一条幽僻的路,一道凝碧的波痕,一层淡淡的云,一个热闹的季节,一些流水[注: 谱本:也是最早见于朱权的《神奇秘谱》。但是现时弹《流水》的都是用的张孔山的《流水》。张孔山的《流水》,仅见于一个刻本的《天闻阁琴谱》(1867),]的影子。这篇散文中只有一处说成“另一世界”,没用量词。究其因,“另一世界”是个四字格,比起说成五个字的“另一个世界”,更符合汉人[注: 读音: Hànrén(1) 【the Han People;the Hans】 解释 (2) 汉族人(3) 西汉、东汉,时代的人-hanren]传统的审美语感。

 

 

    总体看,“数+量+名”是当今占压倒优势的语法格局。但是,近年来,“一+名”这种“数+名”结构却在局部范围内“时髦”了起来,形成了一种带有“北味”的大众口语说法。“北味”,指以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平民”为代表的北方人说话所显示的情味。北京作家王朔和魏润身,作品中的语言有较浓的京味,“一+名”的结构十分常见。王朔在《美人[注: 美人,妃嫔的称号,起于东汉,止于明朝。《汉书·外戚传序》:“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