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日均消失20个历史村镇 …
智慧讲义:民俗文化,一…
海巴子:民国时期的“无…
北大教授张颐武:民族的…
张晓政:古代科举对官宦…
王为政:解佩令·咏钱锺…
章玉政:《刘文典年谱》…
周丽玲:民初传奇杂剧《…
叶匡政:“不良教授”孔…
韩浩月:民营书店未来在…
最新热门    
 
王政:民间演剧之近代变迁

时间:2012-9-5 20:15:01  来源:不详
戏班早先是在露天空地和大的茶馆里唱戏,后来城市中建戏园,一些有名声的戏班便进戏园演出。戏园里搭有木板铺就的戏台,台上演戏,台下仍是茶馆的格局……民国前后,各大小城市才陆续建起新戏园(俗称‘大戏院’),初具剧场规模。废除方桌,一律改排长凳或椅子,场内设有一二等‘清座’,还有‘站席’。”可以说,戏园的建立标志着民间演剧朝向专业剧团的转型。

 

    随着近代工商产业的发展,造就了一批新兴资本阶层,他们侈靡的生活作风影响到社会各阶层,丧礼中纷纷加入演剧活动,民间演剧的功用发生了异化。如民国《元氏县志》载:“丧礼无雅乐,习俗皆以喇叭鼓吹为乐,已非其正,又有吹歌时戏或演戏者,实为恶习。”光绪《新续渭南县志》亦云:“丧葬作佛事,虽于礼不合,犹其小者,甚至戏台华丽,火树辉煌,忘哀取乐……而棺椁营墓草草了事。如此恶风,所当亟革也。”丧礼中加入演剧,娱乐因子由于与治丧时期家人朋友的哀痛心情相背离,且助长了奢华之风的盛行,因此受到的批评也相当多,“恶习”、“恶风”等词,足见撰志者的态度。

 

    近代中国处在“千年未有之变局”中,传统的农业文化骤然遇见以“富强”为目的的外来商业文化,始而相形见绌,继而奋起变革。作为近代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民间演剧努力吸收外来文化中的有机成分,积极反映社会思想孕育的某些新因素,其中的艺术经验对发展今后的民间演艺活动或有补益,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与思考。(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典戏曲母题史》[11BZW079]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