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月饼口味频繁创新花样多…
王全安:从传统文化瓦解…
民俗学家:当前对传统节…
“大文论”的观念与境界…
白燕升不看好戏曲振兴:…
有学者认为,传统孝道出…
叶舒宪:中国文化的大传…
二十四史系列版权案最新…
广西德保壮族办马骨胡传…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2…
最新热门    
 
传统月饼变身记:个头越做越小,品种越来越丰富

时间:2012-9-16 22:42:47  来源:不详
还有半个月就到中秋节了。其实早在7月底8月初,市面上各种现做月饼、蛋黄酥就已经铺天盖地。杭州[注: 杭州市-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也是长三角第二大经济城市,南翼经济、金融、物流、文化中心。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东南重要交通枢钮。]知味观资深月饼师傅[注: 师傅有以下几个含义:老师的通称;太师、太傅或少师、少傅的合称;对僧道的尊称;对衙门中吏役的尊称; 对有专门技艺的工匠的尊称。]宣杭敏,也到了一年中[注: 年中niánzhōng 解释 【midyear】 一个历年的中间或中间一段时间 相关词条 年头 年尾 年头 年岁-nianzhong]最忙的时候。最高峰的时候,知味观每天要生产月饼35万只左右。 
  从我们儿时记忆里的“大块头”广式月饼、后来风靡一时的雪月饼,到现在流行起来的巧克力馅法式月饼,这些年,月饼这一中国传统食品,变幻出各种口味、形态,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做了整整15年月饼的宣师傅说,为了跟上老百姓的口味,传统月饼的改良之路走得还真不简单呢——从180克瘦身到35克,从重糖重油到低糖低脂,口味更是变化无穷。
  记者 郑剑瑾
  从180克到35克 
  月饼个头缩了8成
  换好无菌工作服,消毒洗手,经过消毒池、风淋室,再走进生产车间,这是每天工作前的第一项程序。“还有半个月就要到中秋节了,这几天工人都在加班加点制作月饼。”宣师傅风风火火忙碌着,几乎没时间搭理我。
  往车间转一圈,工人们正在把原材料放进生产线,经过机器的自动搓皮、包馅、塑形,再把月饼送到烤箱,在200多度的高温下烘烤40分钟,月饼自动进入冷却间;过凉后,一个个喷香的月饼传递到包装车间。记者感叹“原来月饼是这么做出来的”。
  从1998年知味观试水第一款广式月饼起,宣师傅这月饼一做就是15个年头。
  “现在很多的70后、80后,儿时对月饼的印象应该是广式月饼4大个或者6大个一盒装,盒子是铁皮的,上面印着花好月圆等字样;苏月是用油纸包装,口味基本就是百果、火腿。”宣师傅简简单单两句话就勾起了记者童年的回忆。那个时候盼中秋无非就是想畅怀地吃个月饼。爸爸妈妈房间衣柜的最上方,放着一个大红色的铁盒子,到了中秋节晚上才会拿下来让孩子过瘾。
  “我们知味观刚做月饼的时候只有广月,豆沙、莲蓉味,最大的每只有180克,一家人分着吃刚好。这么多年了,对于广式月饼,我们一直坚持用莲蓉、豆沙这些传统的优质原料,老百姓也百吃不厌。”宣师傅告诉记者,“不过180克的月饼实在太大,慢慢的,我们有了65克、35克的规格。中小型的月饼相对好卖,11年主推的蛋黄酥基本也以50克、60克的大小为主。”
  早些年的月饼注重料足、够大,现在老百姓生活条件好了,就越吃越精致了。
  从豆沙、火腿到巧克力、芝士
  传统月饼PK西式点心
  最开始,知味观只做广式月饼,后来慢慢地做起了苏月,馅料上也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作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加入了水果、蛋黄这些新鲜食材。
  “2009年,知味观引进了最先进的月饼生产流水[注: 谱本:也是最早见于朱权的《神奇秘谱》。但是现时弹《流水》的都是用的张孔山的《流水》。张孔山的《流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