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南怀瑾生前讲学地“太湖…
是什么促使李世民决定发…
出版界跟风之作 遍地“…
江苏盐城首届两岸三地名…
长春、曲阜、柳州三地联…
两岸三地曾子后裔礼祭曾…
冒天山化石地“申遗”迎…
冒天山化石地“申遗”迎…
香港书展成为两岸三地阅…
两岸三地学者协力 《域…
最新热门    
 
三地“玄览堂丛书”首次实现合璧

时间:2012-10-29 13:39:10  来源:不详
    徐忆农告诉记者,1941年年底太平洋战争[注: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偷袭美国设于太平洋珍珠港的海军所在地,同时轰炸英、美军队,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美国和英国对日宣战。]爆发,“文献保存同志会”成员之一徐森玉为确保古籍安全,计划将部分古籍运送到美国国会图书馆暂存,然而,就在准备装箱运送时,百余箱古籍不幸落入日军手中,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这部分古籍才回到故土,由南京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分别收藏。而在台湾的部分书籍,则是在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运至台湾。

 

三种“合璧”,意义非凡

 

    在整理“玄览堂丛书”材料时,徐忆农发现,此次展览中,促成了三个不谋[注: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三千景附,八百不谋。]而合的“经典合璧”:

 

    首先,这次由国家图书馆、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南京图书馆联合举办的玄览堂珍籍展是分散在两岸北京、南京、台湾三地原属于“玄览堂丛书”系列珍贵古籍的第一次“合璧”,也是第一次实现两岸三馆的合璧展,意义非凡。

 

    其次,郑振铎等学者在秘密搜购古籍的过程中,书信往来频繁。藏于国家图书馆的郑振铎致张寿镛[注: 张寿镛字伯颂,浙江鄞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举,任江苏淞沪捐厘总局提调。-zhangshouyong]共270封信札,被装订五大册,封面题为《木音》;而藏台湾汉学研究中心的当年郑振铎等先生寄往重庆的《文献保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