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国十大名楼申遗计划搁…
名楼申遗 别陷入政绩冲…
十大名楼联合“申遗”遭…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
中国大运河申遗进入冲刺…
莫言诺贝尔奖“背后的功…
运河申遗切忌等靠要
偶像与神曲背后的生意人…
偶像与神曲背后的生意人…
偶像与神曲背后的生意人…
最新热门    
 
申遗后的“元上都”:沙地变绿带 枯河又重流

时间:2012-11-8 12:14:55  来源:不详
中新社锡林浩特11月7日电 (李爱平)内蒙古正蓝旗宣传部7日对外宣布,流经“元上都”遗址的上都河在断流近20年后,开始“重流”。这是元上都申遗成功4个月以来,当地政府大力改善元上都遗址生态环境的又一举措。 
  “元上都”是中国元代都城遗址。今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注: 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是政府间组织。]会议讨论并通过将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正蓝旗宣传部副部长高家鑫介绍,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受上游河北省沽源县建设水库截流影响,流经“元上都”遗址的上都河水量逐年减少,加之干旱,最终断流。断流导致流域范围地下水位下降,上都河两岸由昔日草甸草原退化为干旱草场,元上都遗址所在的金莲川草原湿地生态受到严重破坏。
  “申遗”成功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正蓝旗环保局即在遗址旁设立了文物保护工作站、环保监测站,且制定了监测、防沙、治沙方案,开展了围封转移、草畜平衡等工作。目前,元上都遗址所在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一带,一改往日黄沙遍地景象,已形成长420公里、平均宽3公里,乔灌草木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植被盖度达70%以上。
  断流20年的上都河“重流”,显示政府改善“元上都遗址”自然景观和周边环境的决心。此前,当地已有效治理了遗址境内的浑善达克沙地。
  内蒙古正蓝旗水利局局长王吉荣说,“申遗”以来,保护遗址周边生态景观、恢复上都河湿地系统、解决上都河水断流问题随之被提上议事日程。为此,当地官员专赴河北省沽源县进行了协调,沽源县最终同意以每秒1到3.5立方米的水量向上都河放水。
  王吉荣称,今年10月下旬,海河水利委员会在天津召开了协调会议,最终“商定”:在每年5月初至7月底,沽源县水库以每秒不少于1立方米的流量,定期向正蓝旗金莲川湿地补水800万立方米,保证进入正蓝旗境内水量不少于500万立方米。(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