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历史上著名的光棍名人:…
地方耗巨资造名人故里之…
全球首次公祭兵圣孙子大…
老舍胡絜青伉俪暨老舍纪…
文化名人后裔在沪签售上…
清理“名人故里”:半途…
名人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
名人故居频现保护争议 …
恶搞名人成时尚 现代人…
郑和故里晋宁办航海日活…
最新热门    
 
名人故里:“拍脑袋”项目要不得

时间:2012-11-14 12:05:06  来源:不详
半途而废,剩下一片荒凉;闹腾了两年的山西娄烦“孙大圣故里”只建起一座招待中心。曾几何时,为了一个名人故里商标,几个地方争得面红耳赤,打得“头破血流”。盲目上马,空洞的内容和单一的开发模式等等,却让名人故里在不能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文化遗产[注: 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简称《世界遗产公约》),]造成破坏。

 

名人故里争夺战不休

 

    名人故里既是一种浓缩了历史情感记忆的乡邦文化符号,也是一种可以亲临其境、观赏体验的文化地理[注: 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空间。近几年不乏成功开发的例子,像“黄帝故里”之一的陕西黄陵县,“十一五”期间,黄陵县旅游业年均递增27.2%,远超过当地其他产业(工业年增7.7%,农业年增9.3%)。这些都刺激着名人故里的争夺进入白热化,各地蜂拥而起,无数历史名人被“瓜分”,甚至连观音、女娲、孙悟空这些虚幻的神话人物也都有了故里。在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刘士林教授看来,这样的名人故里开发“大跃进”有其内在原因:

 

    “随着注意力经济的勃兴,文化活动变成最优质的生产资料和先进的生产力代表,往往能创造出比传统产业更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两个国家级振兴计划的刺激下,特别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注: 概念 一个国家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