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融合最新学术成果的《郭…
文化和科技融合 创意与…
北大“道家学术讲堂”开…
视域融合与古文学习
《通史新义》:融合中西…
文化与旅游:创新融合天…
试析“视网融合”下的电…
试析王褒的文学创作及其…
凤凰发现明清神秘石刻 …
王文章:加快文化与科技…
最新热门    
 
异质融合的文化构建——由《道德经》的海外传播而感

时间:2012-11-22 12:07:11  来源:不详
所体现的关于生活方式、社会理想、精神信仰的基本取向,决定着人们在政治、社会、伦理、艺术领域对于是非、善恶、正邪、美丑的基本判断。什么样的东西值得珍惜,什么样的生活有意义,什么样的思想能够被认同,都与人们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直视、承认文化差异的必要性、合理性,而非借口某种文化或者文明优越并以此凌驾于其他文化或文明之上,文明与文明、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稳定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基于这样的共识,以《道德经》为代表的东方哲学得到了理解和热爱。罗素、海德格尔、托尔斯泰、爱因斯坦[注: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德裔美国物理学家(拥有瑞士国籍),]、李约瑟等许多外国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都对老子思想感兴趣,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从中受到启迪。

  在中国学者余秋雨看来,20年前美国人亨廷顿喧嚣一时的 “文明冲突论”,近年来之所以遭到许多严厉的学术批判,是因为冲突论对文明的多样性存活做了三个错误假设:设想人类的每一个文明部落在文化归属上只能是单一的,而人类发展的世界史证明文明的归属和选择是多重的、叠加的;设想不同文明之间的边界是一条条水火不容的封闭式断裂线,事实上所有这些边界是多孔的、互渗的、松软的,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甚至大同小异的;设想每种文明的传承都是保守的、凝固的、复古的,事实上,世界上多种文明都在忙着创新、改革、广采博纳、吐故纳新,“一切活着的文明都很不确定,一切健康的文明都日新月异”。

  承认、重视、鼓励文明的差异性发展,疏通、开凿文明交流融合的渠道,放下文明冲突论,举起文明融合论,让万条支流充实和丰盈,奔涌向前,汇聚、滋养、丰富、构成人类文明这条波澜壮阔、百舸争流的宽阔大河乃至汪洋大海。

  从政治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一旦深受“文明冲突论”和“人类进化论”影响,很自然地会产生“国强必霸”这一顾虑。进入21世纪,中国这个沉睡了一个多世纪的东方古国,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舞台的焦点。正如德国《世界报》刊文所言“中共十八大的召开,是指明国际政治走向的一件大事”,在世界各国对中共十八大政治走向密切关注的同时,“经济大幅复苏的中国势必重新划分全球利益格局,成为人类和平的隐忧”这类论调绵延不绝,既让世界恐慌,也让中国委屈。但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表明,文明的发展形态和选择指向是多重的、叠加的,而非单一的、线性的。以中国为证,“它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有地理原因,也有历史原因。中国在它的大部分历史时期,没有建立过侵略性的政权。也许更重要的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的和平主义精神约束了它的外向扩张。” (美国学者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和菲利普·李·拉尔夫合著的《世界文明史》)因此,400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经过整整30年的考察实践,在晚年著述的《利玛窦札记》中写道:“虽然中国人有装备精良的陆军和海军,很容易征服邻近的国家,但他们的皇上和人民都从来没有想过发动侵略战争。他们很满足于自己已有的东西,没有政府的野心。在这方面,他们与欧洲很不相同。我仔细研究了中国长达四千多年的历史,不得不承认我从未见到有这类征服的记载,也没有听说过他们扩张国界。”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尚中贵和”的伦理认识要溯源至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创造和传播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