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郭沂:中华价值 世界意…
学者:中国富豪和社会的…
由西学说到国学:中世纪…
《永乐大典》残本两岸重…
评:中国节被冷落洋节受…
王蒙:中国的泛道德论既…
武汉最老中学文华中学:…
陈谷嘉:中国路径中的君…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中国…
莫言:中国文化隐秘的书…
最新热门    
 
李渔:中国古代的一位小资

时间:2012-11-30 15:08:05  来源:不详
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友人私谥“靖节征士”,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老先生富裕多了。无拘无束的有产阶级才能有闲情,有闲情的人才能有心情来经营、打磨和品味自己的小日子,妙文也才能被他妙手偶得——这样一个热爱生活、富有情趣的人,又有一双为美而生的眼睛,他只需将日常生活中的一鳞一爪信手拈来,由具体事物的微处谈起,便能从容不迫地逼近平常事物的本真之美,故而篇篇都成妙谛文字——既自然又有风韵,毫无牵强、刻意的成分,可谓是一种真性灵,真文字也!这便是《闲情偶寄》一书最让人叹服的地方。

    常言道:有得就有失。其实对于李渔,它的逆命题也是成立的,即有失就有得。试想,如果李渔没有走上这条自我选择的异类的人生道路,如果不是把自己的后半生沉浸在个人的一片小天地里,我们今天也就无法读到这种精彩纷呈、情趣盎然的闲文了。虽然,李渔在生前和身后常因此而被一些正统文人所诟病,但是我想,他们在身心疲惫之时也一定曾暗羡过他的闲情,毕竟“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不然,历史上为何有那么多时隐时仕的文人呢?不同的是,他们大都受时代和自身素质局限,没有能力设计和选择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之途,不敢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李渔身上真是有现代人的影子。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