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夏旸:衰荣有痕付刍狗 宠辱无惊希正鹄

时间:2012-12-18 12:13:23  来源:不详
这成就不仅是技术的高低,而且还是人品的高低。人品高低,在于人情操的高低,这些怎么个培养起来,不是按在桌子上画多少张、写多少张所能达到的,而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头,各位老前辈这样子的培养,有形的和无形的感染、教导、带动。”

 

    何为“会教”?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然善诱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在启先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老师在学生面前有一种天然的威仪和特殊地位,倘若老师一味居高临下,装腔作势,教不得法,必然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所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针对陈先生的知识结构,启先生启发他吟诗作对,并亲自修改书写陈先生的诗词习作;针对陈先生的能左手写字作画的特点,启先生鼓励他发挥“生涩古拙”的长项,并介绍他认识请教左书大家费新我。启先生的“会教”,还体现在他破除了千百年来的许多似是而非的迷信,纠正了许多口耳相传的谬误,总结出一整套鉴定书画文物的实用方法,发现了汉字的结字规律即“黄金律”,而且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教给学生。“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这得益于陈垣老先生的言传身教,也源于启先生勤勉的治学、极高的悟性和对晚辈后学强烈的责任感。这些在陈先生的书中都有详细记述。陈先生经常跟我提起启先生说过的话:“写文章要准确、尽量口语化。”

 

    何为“真交“?就是交心、交情。启先生一开始称陈先生为“同志”,后来尊称陈先生为“兄”,这既体现了时代的变迁,更体现了启先生即使在晚辈后学面前也谦逊向善的做人态度。作为老师和长辈,启先生不仅关心陈先生的事业,也关心他的生活;不仅关心陈先生的冷暖,也经常记挂他的家人。即使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几年,病痛缠身,甚至卧病在床,启先生也记挂着自己多年的这位老朋友。上世纪七十年代[注: 七十年代”是指一个世纪的第7个十年。现在特指20世纪70年代。在七十年代,世界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多极化正式形成。]中期,他们相识之初,正赶上那个翻云覆雨、人人自危的年代。启先生虽然很欣赏正值壮年的陈先生的才华和为人,但仍直言相劝不要再跟自己接触,以保护年轻人不受自己的牵累。上世纪80年代末,陈先生参加职称评定,启先生不顾年高、不辞辛劳,用黄豆大的小行楷两次在稿纸上亲笔写推荐信;陈先生在北京办书画展,启先生欣然题名,并且亲自出席、讲话。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启先生两次向北师大校方推荐希望调陈先生到北师大工作,但因北京电影学院不愿放,只好作罢。精心培养学生,尊重爱护学生,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成就了一段师生佳话,也成就了启先生和陈先生的君子之交。有人曾问启先生:“陈荣琚是你的学生?”启先生回答:“是朋友、挚友,是教学相长的关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