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网友建议莫言写《蜗牛》…
莫言诺奖发布会答记者问…
羌族释比经典蕴含的生死…
专家:“博士后”做学问…
“博士后”做学问要敢于…
7位下台后人间蒸发的帝…
王刚谈《天下收藏》内幕…
王刚谈《天下收藏》内幕…
王刚谈《天下收藏》内幕…
福建罗源现600年漆金古…
最新热门    
 
直面生死——就《温故一九四二》专访刘震云

时间:2012-12-21 20:34:28  来源:不详
 

    《温故一九四二》由灾难一直到最后的离婚启事,征引了很多材料,但光是这些材料是拼凑不出一部小说的,它需要一个态度。小说里没有我的态度,有的是生活在1942年的很多人的态度。

 

    1942年有哪些人呢?其中蒋介石[注: 蒋介石(1887.10.31—1975.4.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1908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有一种态度,日本人有一种态度,英国人、美国人、苏联人有一种态度,灾民也有一种态度,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注: 是美国人,著名记者,本名叫西奥多·H·怀特(Theodore White),因为热爱中国,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白修德。抗日战争时长期任美国《时代》周刊驻重庆记者,]、美国驻重庆大使[注: 大使全称为“特命全权大使”。由国家元首任命,在所驻国家代表本国及本国元首,为最高的外交代表。此为国际公认的准则,而非个别国家的规定。]馆外交官谢伟思等都有自己的态度。

 

    从当时的媒体看,《大公报》有一种态度,《中央日报》有一种态度,《河南民国日报》还有一种态度。

 

    谁的态度是最准确的?是灾民的态度。灾民的态度是什么?是面对生死的幽默态度。我觉得它考量的是作者这些东西,所以最后出来的是这样一个调查体小说。

 

    记者:“温故而知新”,通过直面1942年的这一场灾难,小说试图向今天的人们告知些什么?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