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马克思说过“中国人是一…
世界末日的背后:中国人…
葛荣晋:外国人眼中的《…
中国人的脸面
中国人,你急什么?(4)
中国人,你急什么?(3)
中国人,你急什么?(2)
中国人,你急什么?(1)
儒学与生态文明:第九届…
中国人为何称日本侵略者…
最新热门    
 
国人谁识熊式一?——读小说《天桥》

时间:2012-12-24 12:52:14  来源:不详

 

    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熊式一的创作成就绝不亚于声名遐迩的林语堂,小说《天桥》堪与林氏的《京华烟云》媲美。陈寅恪曾说,相对而言,他更倾心于《天桥》,因为“北都旧俗非吾识,爱听天桥话故乡”。

 

    我首次知道熊式一,是在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传记《逝水年华》里。文中有一章专门忆其游学牛津时住在“表叔熊式一家里”,“表叔20世纪30年代在英美上演英文剧《王宝钏》,得到萧伯纳的赞赏,红极一时”,还提到“那时用英文写了一本《天桥》,得到英国桂冠诗人曼殊斐儿的赞赏,已经译成法文,在巴黎书店橱窗里展出”。

 

    我当时就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今年国内首次推出该书的简体字版,了了我的心愿。故事始于1879年江西南昌城外,李明为了求嗣,延续香火,立誓行善,为当地的居民建筑了“天桥”。不久,妻子怀了双胞胎,但其中一个胎儿刚出世即死去,李明匆匆赶去天桥,买下了傍岸停泊的贫困渔夫刚出生的婴儿,取名大同。于是,大同与第二个婴儿小明成了名义上的孪生兄弟。大同自小受冷眼相待,但刻苦好学、正直上进,深得其叔叔李刚的扶掖,在私塾接受传统教育后,进入南昌的教会学校学习。1898年,他北上京城,参加维新运动。戊戌变法[注: 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失败后,大同去香港,历经多次起义和挫折,十余年后,成功地领导了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运动。小说将大同30余年的坎坷经历,置于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中,既写出了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的社会现状,又反映了中国在社会变革转型的前夕,经济、文化、宗教、政治方面的尖锐矛盾和冲突。

 

    《天桥》开篇就很吸引人,描写李大同养父李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