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开悟堂聊砚③:史前文明…
清源国学讲堂对话百年儒…
人类文明的搬运工——写…
儒学与生态文明:第九届…
刘震云对话人大师生:被…
莫言瑞典行程紧密拒专访…
学者揭秘顺山集遗址——…
两岸著名学者对话“道家…
顺山集遗址通过论证——…
观念与阐释——中西文论…
最新热门    
 
文明对话与中华文化精神——“21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发言摘要

时间:2012-12-25 12:01:46  来源:不详
革命。]时期之所以实现了“哲学的突破”,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诸子百家思想各有建树,竞相发展,最后实现了整体的哲学突破。二是“突破”在于充分的对话与争鸣。诸侯各国礼贤下士,竞相招揽各家学者,为其提供相互对话和理论争鸣、交流的便利。三是共识和主流思想是在长期对话、交流、吸收、发展中自然形成的,非人为之操作,实百家争鸣之必然。这一历史的经验,非常值得今日文明对话时代汲取。

 

    第三,共荣共识。即是先追求世界各类文明良性的发展,让其在新的时代,在各种文明思想的对话交流中,自我变革、提升,各文明之间由相容到相融,共识自然产生,未来世界新文化的主干与主流自然产生。回顾历史,此实为人类文化创新发展之经验,放眼未来,也应为不可不经之途径。

 

    张国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两句出自《论语》“子路”篇。我们取其“求同存异”和“存同去异”的意思,来分析企业管理的两种传统。

 

    一种传统是强调“一致”。按照企业决策者的意愿必须统一思想,虽也容许同仁和下属发表见解,但一定要符合决策者的意愿,否则会受到打压或排挤。这种状态,表面上统一,实际上矛盾并没有解决,此为“面和心不和”。如果形成“存同去异”的机制与“同而不和”的文化,就会使企业处于越来越多的隐患之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