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开悟堂聊砚③:史前文明…
清源国学讲堂对话百年儒…
人类文明的搬运工——写…
儒学与生态文明:第九届…
刘震云对话人大师生:被…
莫言瑞典行程紧密拒专访…
学者揭秘顺山集遗址——…
两岸著名学者对话“道家…
顺山集遗址通过论证——…
观念与阐释——中西文论…
最新热门    
 
文明对话与中华文化精神——“21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发言摘要

时间:2012-12-25 12:01:46  来源:不详
    另一种传统是强调“争鸣”。无论涉及企业目标、发展理念,或是发展方式,企业决策者都鼓励同仁和下属各抒己见。经过争论,终了达成的不是“一致”,而是“合理”的共识。由于不同的见解顾及到了不同方面的问题,总体上减少了企业发展的隐患。企业管理在矛盾中,在各方争鸣中达成合理、和解、和谐。如果能形成这样的“求同存异”机制,或者形成“求大同存小异”的机制,就会逐渐铸就“和而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可以使企业具有活力而长久不衰。

 

    黄爱平(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中华文化基于“厚德载物”理念而产生的包容精神,不仅体现在中国境内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吸收,而且还反映在中华传统文化对外域文明的吸纳与融会。产生于明清之际的“西学中源”说,就是中国知识界认同和接受西学,理解和论述中西文化关系的理论依据。清代初年,是“西学中源”说初步定型并得到学人士子认可的阶段。天文历学、数学、地理学、医学药学、乐学、农学、机械制造等西方科学技术文化先后传入中国,进入宫廷,不仅被统治者[注: 统治者 tong zhi zhe 〖the ruler〗 所谓统治者,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统治的领域具备一个国家的性质,他在同时和后世均被广泛认可。]上层和知识界的有识之士所热衷和接受,而且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实际应用。康熙以后,西方的宗教遭到禁止,但在“西学中源”说的余波影响下,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仍得以延续,有一技之长的传教士仍然被容许进入宫廷,或主持参与钦天监的天文历法工作,或承担地图绘制、园林建筑、机械制造等事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为西学传播扫除障碍、开拓空间的同时,“西学中源”说还刺激了知识界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重视。学人士子纷纷致力于古代典籍的整理和研究,由天文算学而诸子百家,不仅使一大批珍贵的古代文献典籍得以重见天日,而且发掘出其中蕴含的学术文化价值,从而为中西文化的进一步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资参考借鉴的思想资源。作为时代的产物,“西学中源”说与晚清时期出现的“中体西用”说先后相继,相辅相成,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包容吸纳西方文明的独特路径。

&n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