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钢琴热”:娶了西方媳…
论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
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反对拐…
比较诗学视野中的中国唯…
浅析国际传播中的文化交…
第七届中国普陀山南海观…
谈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
中国写意人物画与西方抽…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
从简约主义看中国传统简…
最新热门    
 
中国大片也需“诺亚方舟”

时间:2009-12-3 13:14:34  来源:人民日报

  《2012》引起轰动 中国大片也需“诺亚方舟”

  岁尾年关,好莱坞以其“泛世界性”叙事策略推出了灾难大片《2012》。据称,该片首映10天,全球票房累计已近4.5亿美元。而在中国,截至11月29日,票房已突破3.5亿元人民币,剑指4亿。这几天,有网友模仿电影情节,卖起了“诺亚方舟”的登船绿卡,受到不少网友热捧。

  《2012》票房的全面飘红,归结为一点:该片准确地捕捉到了当今世界弥漫着的“大众心理焦灼”。电影依据玛雅文化的“世界末日”预言,巧妙地编织出因地核过热而导致的“现代神话”:地震、洪水、台风、海啸、火山喷发、冰山融化等环境灾难袭击了我们美丽的蓝色星球。特别是该片以其“数字化”高科技制造的灾难场景,令人在157分钟内气息仿佛为之凝滞,犹如亲历险境。

  《2012》的成功票房所引发的思考,超越了灾难片本身。好莱坞大片的制作确实有一手,它总能恰逢其时地瞄准市场,变幻类型元素,向全球推出既叫座又叫好的片子。相对而言,中国大片无疑略逊一筹。新世纪以来,我们的文化思考躲不开也绕不过去的一个焦点就是:如何与好莱坞博弈?

  大片“博弈”,正是当代世界电影产业较量的核心命题。中国大片的应运而生,标志着我们电影产业意识和产业力量的苏醒。2004年夏季,《英雄》连续两周稳夺北美地区电影票房之冠,占有2175家美国的主流影院,赢得5370万美元的罕见票房,在海外的总票房收益,折合人民币14.5亿元,刷新了中国电影百年难期的市场纪录。

  但是,近些年来中国大片的生长竟出现了文化沉落的现象,大片被人诟病的主要问题是:类型雷同单一、人文底气不足、艺术创新乏力,其叙事竟踩着好莱坞的脚印亦步亦趋,并偏执地、一味地追求视觉奇观的营造,或提供“即食即弃”的文化消费,孤立地炫技割裂了人文情怀,导致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丧失。我认为,这正是当今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最大障碍。

  当今之世,中国大片到底怎样才能在全球主流市场建立自己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关键的理念是:在文化上我们与好莱坞应采取“和而不同”的立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关键的条件是:要靠对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的开掘和调用,要靠大片制作在人文自觉上的提升,将大片锻铸为更具东方神韵和风骨、更具多元风格和样式特色的民族电影品牌。舍此,断无捷径。

  黄式宪(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