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刘备屯居“贵地新野” …
理性解读国民不识“读书…
如何解读热词时代?张颐…
读“无用”之书才是读书…
地球被调成“震动”了?…
广东佛山祖庙举办“北帝…
从中国文化角度解读武术…
网络文化狂欢心态解读:…
香港电影热衷“北上” …
解读对撞机:寻找占宇宙…
最新热门    
 
解读“北京人艺”:何以一直是首都文化地标

时间:2009-12-10  来源:人民日报
 经验二: 不忘文学的老底儿,重视剧本和剧作家

  拿出好戏,离不开对剧本的重视——北京人艺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之一就是讲究戏剧文学的经典性。据剧作家郭启宏回忆,“人艺剧本组鼎盛时期一共九人……初步完成了于是之对‘人艺小作协’的构想。”

  如今的北京人艺虽然没有那么多优秀剧作家,但重视剧本这一传统依然存在。老导演苏民回忆说,“曹禺为剧院留下的,不仅是他个人修养对后人的熏陶,更是他广泛接触老一辈作家,为剧院留下一批经典剧目和剧院重视剧本、剧作家的传统。为什么老舍、郭沫若都给人艺写戏?那是曹禺亲自去拜访他们的结果。后来于是之担任第一副院长的时候,也把剧本组工作当做重中之重。” 郭启宏对此深有体会,“人艺的本子从来都是宁缺毋滥,没有好本子宁可不上。无论对谁,都不讲面子,只讲质量。老舍的剧本就被枪毙了好几个,《茶馆》也是改了好几次。”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许多话剧院团无力维系编剧力量,北京人艺则不断吸引剧院外的写作力量。近年来著名编剧邹静之、万方,小说家刘恒、徐坤等纷纷为人艺写戏如《莲花》、《有一种毒药》。

  有人说,虽然这些“非专业”剧作家写出的剧本引起争议,但是对编剧的重视,是推出精品不可或缺的基石。

  经验三: 戏比天大,“人艺”人有股特殊的劲儿

  “‘戏比天大’,人艺的排练场上常常挂着这几个大字。这是在强调对戏、对艺术的敬畏之心,这是人艺戏能够得到观众认可的重要原因。尤其在市场化的今天,要保持这一点不容易。”和北京人艺多次合作的邹静之说。

  倘若没有一代代“人艺”人对“戏比天大”这四个字的身体力行,再经典的文学剧本也无法被成功地“立”在舞台上,戏剧的经典之作也就无从谈起。大家知道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塑造了王掌柜、程疯子,但也许不知道每塑造一个角色,于是之都会写上满满一本“角色创作日记”。不仅于是之。前两年人艺复排《屠夫》时,80多岁的郑榕坐在轮椅上完成这个角色,70多岁的老艺术家朱旭每天演出结束前都切断与外界不必要的联系,好专心致志为角色做准备。

  再比如黄宗洛,几乎在北京人艺演了一辈子龙套的演员,更是应了人艺“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的传统。当年黄宗洛为了演好《龙须沟》里一个卖酸梨的角色,下的功夫可不少。黄维钧曾写道“为了这个角色,(黄宗洛)寒冬腊月买卖做了半拉月,光梨就糟蹋了几十斤。到演出的时候,这个角色猫在窝棚旮旯里,一声不吭,一动不动,背还对着台口,连个灯光也打不到。”

  这“戏比天大”与“人艺”历史上的辉煌一起,形成了剧院巨大的凝聚力。 “现在一说演戏,大多数人都会回到剧院。制度能管人,但是管不住人的心——人艺的向心力不是用制度要求的。”冯远征说。

  这些影视明星无不以剧院舞台为内心最神圣的殿堂。仅以这次采访为例,从85岁的郑榕认真找出旧时笔记接受采访,83岁的苏民在电话那端听到要谈人艺传统而高兴地聊了一个多小时,到任鸣坦言对人艺的认识,远在外地的冯远征听说要谈人艺而将采访推迟一天以认真准备,再到深夜正在首都机场带戏远赴比利时的李六乙尖锐地指出“以为四合院就是北京人艺,是对人艺的伤害”,都让我感受到他们对北京人艺真诚而毫无保留的爱。

  下篇

  能否再创辉煌

  北京人艺面临诸多挑战

  有人问,北京人艺曾创造了两次中国话剧辉煌,她能否再度带领中国话剧到达新的制高点?

  “今天的人艺还是不是人艺?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与理想中的人艺相比,还有一段距离。”颜榴说。而小时候就随着父亲曹禺看戏的作家万方也思考同样的问题。北京人艺创立之初的天时地利人和,在今天和未来能否复制?中国话剧的发展离不开时代大环境,北京人艺所面临的挑战,既有行业的普遍性,也有自身独有的问题。

  挑战一:缺少优秀剧作家和好剧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比如“本子弱”。“不仅戏剧,这个时代对精神的追求就很浅薄,我经常想现在这个时代是消解文学创作,还是为创作提供养料。”万方感慨。

  今天的北京人艺虽然依旧保持着重视剧本的好传统,但是可以合作的优秀剧作家太少。毕竟,好的作家不一定是好的剧作家,戏剧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是因为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规律和制约。

  而如今创作出一部立得住,留得住的剧本, 缺少的不仅是有才华的职业剧作家,还缺少写作者拿出大量时间体验生活的决心。据介绍,当年何冀平用两年时间写作《天下第一楼》并在“全聚德”体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