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尧帝民间寻访继位贤人 …
摄影家姜晓文:3年定格…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
山西民间占卜习俗
民间岢岚县的捏油灯
民间风水派别
杨公入门断民间秘术
民间信仰是节会文化的灵…
孔子到底长啥样?民间发…
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
最新热门    
 
一位民间艺人与淮北大鼓的故事

时间:2009-12-15 11:34:5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路行,一路歌

  ——一位民间艺人与淮北大鼓的故事

  链接:

  淮北大鼓的器具主要有大鼓、鼓架和板。鼓以檀木或枣木挖成圆形,上下蒙牛皮,边缘用大头钉固定,四周加铁环以敲击时产生谐音。鼓棒用柘树条或石榴树条,前端加工成弯头状,敲击时不至损坏鼓皮。鼓架用六根竹条支成三角形支架。上用细麻绳攀系以固定大鼓。板有钢板和手板两种,钢板形似半月牙状,钢或铜制成,也叫“月牙板”、“梨花片”,手板为三顼/p>

  “哧咚咚,哧咚咚……够不够三百六,敲多了是饶头!”一面鼓、一副板、一张嘴,这就是淮北大鼓的全部家当,但是这种以唱为主、说为辅的艺术形式,却因为其高亢婉转的唱腔、诙谐幽默的语言以及浓郁的地方特色,而深受大众喜爱,特别是在淮北地区,广受欢迎。

  淮北大鼓诞生于淮北市濉溪县,自明末清初已具雏形。最初只是以手鼓伴奏,半说半唱顺口溜。清代中期,艺人们改革了这门手艺,他们把手鼓用简单支架固定了鼓位,随之,表演也变成了固定场地的演唱。新中国成立后,淮北大鼓发展到鼎盛期,但是,改革开放后大鼓艺人逐渐减少,目前已致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12月11日,记者采访到了淮北大鼓的嫡传艺人,现在濉溪县文化馆任职的曹廷虎。从辉煌到衰落再到重新走向农村市场,获得观众认可,曹廷虎告诉记者,自己是淮北大鼓这段历史的见证人,而如今,他为了让这门传统的曲艺再现风采,正在不停地奔走。

  “走不动,也要听段淮北大鼓”

  曹廷虎出生在安徽省蒙城县,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大鼓艺人,也是蒙城县曲艺家协会会员。从5岁起,曹廷虎就跟着父亲学习大鼓说唱,“一路行、一路歌”,曹廷虎跟随着父亲四处演出,见证了淮南大鼓的辉煌时期。

  “那个时代的农村,往往三个月才能看一场电影,所以,淮北大鼓书,成了村里最大的精神食粮,每年秋收后到春节前,大鼓艺人走街串户,是最抢手的人,经常这村还没唱完那村就来请了,所以一出门,往往得准备不少衣服,因为这一出门,不到两个月,回不了家咧。”

  曹廷虎说到这里,微微地闭起眼睛,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时代,看到了乡亲们围着大鼓艺人大声吆喝的场面:“就算走不动,也要听段淮北大鼓,那时父亲走到哪个村,全村男女老幼,没人缺场子!”

  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曹廷虎深深地爱上了这门边走边唱的艺术。绵延数百年的大鼓艺术,曹廷虎正式成为其中的“血脉”:“何”、“教”、“永”、“圆”、“明”、“志”、“立”、“中”、“长”、“信”,曹廷虎成为第二十代“志”字辈弟子,改艺名曹志安。父亲更将自己唱大鼓的家当送给了曹廷虎,“老一辈人的这种方式,就代表了将大鼓的希望和未来交给了我们。”曹廷虎告诉记者。

  和曹廷虎一样,那个时代,大批年轻人选择学习淮北大鼓,仅仅曹廷虎的家乡蒙城县,当时便有100多位大鼓艺人,活跃在各个乡村的舞台上,这种热闹的场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那时,我父亲带徒弟,都是人家上门求着,还要为家里干活。所谓3年满,4年圆,跟师送唱又3年才行。”曹廷虎说。

  “只有自己尽力,才能无怨无悔”

  1976年,凭着自己淮北大鼓的本事,曹廷虎考入蒙城县曲艺队,成为家乡小有名气的艺人。然而,他没有料到,自己正处在这门艺术的一次历史拐点当中。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曲艺形式的丰富特别是电视、电影的普及,淮北大鼓的市场开始萎缩了。

  1980年,曹廷虎所在的蒙城县曲艺队解散,他考入了蒙城梆剧团,改演梆子戏。

  “老艺人逐渐减少,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很多也都转行干了别的,青年人才更别说了。”曹廷虎告诉记者,过去一个训练班的100来号人,越唱越少,最后就剩下他一个。1988年,曹廷虎调入濉溪县梆剧团。

  落脚的地方变了又变、谋生的行当变了又变,但是心中不变的,仍然是对淮北大鼓不解的情缘,有事没事,曹廷虎总爱支起鼓架,一手击鼓,一手打着手板,纵情地唱上一段。随着演出市场的萎缩,曹廷虎先后到外地做过临时工、开过饭店,然而始终没有放弃淮北大鼓。“是淮北大鼓改变了我的人生,没有它,我不可能走到今天这步,所以可不能让它就这么没了。”

  虽然没法和以前一样,一路行、一路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