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创意写作硕士”:学位…
教育系统2010年工作计划…
开展“加强党性修养、弘…
网评:教育部春晚是什么…
“教育部办春晚”引争论…
中国近代地理第一人张相…
退休副台长写黄色小说?…
教育实习计划(1)
教育局第三批深入学习实…
再论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
最新热门    
 
“教育版”春晚引发网民热议 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时间:2009-12-18 11:10:29  来源:解放日报

  2010年央视春晚已进入排演倒计时。近日,教育部提出要办一台“教育版”春晚,以诵读中华诗文名篇,与歌唱、舞蹈、书法展示相结合,配乐以民族乐器为主,体现传统节日的民族特色,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安静守岁”的方式欢度大年三十。消息传出,引发全国网民热议,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随着大众对年味文化的追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草根春晚”、“山寨春晚”,各地方频道春晚、各部委春晚精彩纷呈,轮番登场。如今,“教育版”春晚又跃跃欲试,到底有没有必要?

  不必画蛇添足

  宁 波

  央视春晚诞生至今,已成为千百万华人欢度春节的风俗。每年辞旧迎新之际,都会引来亿万观众的热切期待;每当春晚播出后,也都会招致褒贬不一的热议。与春晚有关的关键词、热门人物,往往成为男女老少兴趣盎然的谈资。然而众口难调,一台春晚,让数以亿计的观众皆大欢喜也不太可能。春晚之后热烈的街谈巷议,俨然已成为一种“春晚后现象”。

  然而,在文艺节目缤纷争秀的时代,排演央视春晚犹如蜀道之难。“大锅饭”热闹,但“大锅饭”难做。对口味越来越追求自我感受的观众而言,看央视春晚就像湖南人吃苏州菜,见不着辣椒,一口甜腻腻,不痛快不爽气。教育部欲满足文人雅士之趣,推出教育版春晚,自有其良苦用心,但不管欲承担怎样的社会担当,其做法都有画蛇添足之嫌。

  当下,国人对教育部有着更多迫切的期待,比如高考制度改革、教育公平、建设高水平大学、教育资源均衡化、改善教师待遇、杰出人才培养等等不胜枚举。凡此种种,教育部要担当的任务十分繁重,现在却要搞教育版春晚,将自身置于另一舆论的浪尖,不免有回避主旨、转移公众视线之嫌。教育部欲“为观众奉献一台富有文化内涵、宁静祥和的春晚”,也有居高临下、好为人师之感。春晚本色就是欢庆闹腾,又何必自恃清高,在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划一条“三八线”?

  如今,电影、电视、文艺演出等等充斥着成人意味,适合未成年人的节目乏善可陈。如果教育部的初衷是为千千万万未成年人着想,让他们在除夕之夜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节目,则确实令人称道。但春晚属文化产业,可由文化部门和民间团体去做,教育部则不必亲力亲为。

  可以办,但别烧钱

  南国之花

  据说,“教育版”春晚自我标榜有别于以歌舞类节目为主的传统娱乐版春晚,主打的是名家诗词散文朗读和传统文化,希望能给全国老百姓带来“宁静祥和”。

  确实,在爆竹声声的热闹喜庆中,除央视春晚以及文化部、公安部春晚外,还有机会再多看到一台春晚节目,特别是它可能更具有文化品位和新意,总不是件令人反感或讨厌的事情。不仅如此,除了官方推出的节目外,近年来涌现出的“山寨春晚”、“南方春晚”、“网络春晚”以及各地自发的民间春晚,也常常受到关注和喜爱。

  这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更为多样化。春节期间的电视荧屏,作为人民群众节日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确实有必要依据不同的年龄、地域、语言和风俗习惯等因素,增强节目的丰富性和针对性。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比一枝独秀来得要好;“欢乐喜庆”、“清静斯文”,本就不该排斥“七嘴八舌”。

  不过,令人或多或少会担心的是,“教育版”春晚必然存在一个投入产出的问题。假设“教育版”春晚花了不少钱,甚至可能是部委财政,最终却没有多高的收视率或满意率,那无疑也是“新瓶装旧酒”,成了另一种的“烧钱春晚”。

  总之,“教育版”春晚的推出固然令人眼前一亮,并值得期待,但要避免吃力不讨好沦为“烧钱春晚”。

  我主张“各显神通”

  谈旭栋

  记得王小波有篇文章写道,即使经典如《天鹅湖》那样的作品,反复欣赏三百遍,到后来也很有点吃不消。春节联欢晚会时至今日,虽然依旧是春节时的一大焦点,但翻来覆去这类似内容,实在是疲态难掩。

  我一直觉得,对比当初短小简朴、却又佳作迭出的春晚,如今的春晚实在承载了太多的含义。每个大年三十,全国有几亿人都要定期关注一场几小时的晚会,就好比那场《天鹅湖》一样,本来《天鹅湖》的确好看,的确经典,但把它放到全国瞩目的中心,让无数双眼睛紧盯着它一遍遍重复着自己,再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