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忆杨宪益:译坛北斗依然…
我所尊敬的前辈杨宪益
忆杨宪益:他将《红楼梦…
王刚马未都追思王世襄:…
追思王世襄:用克劳斯亲…
杨宪益身后的思考:中国…
忆杨宪益舅舅:不喜欢《…
最新热门    
 
追思杨宪益:他等身的又岂止是著作而已

时间:2009-12-19 10:41:34  来源:中华读书报

  风骨铮铮,终古不灭

  杨先生十七岁时写过一首题为《雪》的长诗,结尾是这样的:

  积雪满空庭,皎皎质何洁?

  安得雪为人,安得人似雪?

  安得雪长存,终古光不灭?

  愿得身化雪,为世掩阴霾。

  奇思不可践,夙愿自空怀。

  起视人间世,极目满尘埃。

  有朋友说,戴乃迭先生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打个类似的比方,杨宪益先生有一个冰雪一样的灵魂。皎洁,傲岸,清清楚楚地看到人间世的满目尘埃,而能坚持一片赤子之心,历劫不改,始终保有对尘世对人生的大爱,风骨铮铮,终古不灭。

  杨宪益先生辞世已经几天了。报刊网络的追悼文章纷至沓来。很多人感叹:“这样的人再也没有了。”

  这样说的自然有他的道理。有人称许杨先生的翻译成就,有人激赏杨先生的直言勇气,有人仰慕他待人接物的平和淡然、幽默风趣。也有人从学术的一面来分析,说杨先生一身兼有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熏习,这样的人本来就不多,一旦离去,再也不可复得。

  这些追忆和评价,都不错。然而在寒冷的冬夜,不知为何,看了所有这些评论,仍然觉得心中的感慨难以平息。

  杨先生走了。认识他这么多年,早知道迟早会有这一天。但也许是因为认识得久了,下意识里总是不能接受———他的的确确是走了的这个事实。

  十年前,我还在师大中文系读书。系里的李岫老师和我的导师钱振刚老师谈起有个博士点的科研项目———《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一书,其中想为杨宪益、戴乃迭先生的翻译事业专设一个章节,梳理一下他们的翻译成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写。钱老师说,正好我有个研究生原来是学外语的,让她试试怎么样?不管做得来做不来,年轻人多读点书,了解一下前辈学者的成就总是好的。不行再换人好了。李岫老师答应了。

  那时候我对杨宪益、戴乃迭先生的了解,仅限于他们是《红楼梦》的译者。李岫老师和杨宪益先生的大妹杨敏如先生是好友,对杨先生的学术背景和主要成就还比较了解。她交代我说,杨先生翻译的书不少,又是英文版《中国文学》的资深翻译和主编,你要下功夫去查查一手的资料,不许敷衍。

  我去了外文局,只看到两辑“熊猫丛书”。过去多少年的《中国文学》,还有杨先生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翻译的许多书籍,都无处可寻。万幸,师大图书馆的老馆存有大量的旧刊。英文书库的图书也不少,专门有两个架子,陈列的都是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本。

  师大的旧刊库里,保存着自1951年创刊以来几乎所有的英文版《中国文学》,缺失的几期,后来去北图也找到了。那之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除了上课,几乎都在图书馆里。从头看他们当年翻译的一篇又一篇作品,从最古老的《诗经》、“楚辞”,到20世纪80年代的新出小说。历朝历代的主要作家作品,他们几乎都有涉猎。而且绝大多数的译文前后,都有相关的小文章,介绍这个作家的生平,这个作品的背景。这些文章,有些由他们翻译,有些就是他们自行撰写的。

  我没有全看那些译文。事实上把近半个世纪的《中国文学》目录和主要篇章全部翻查一遍,已经极为耗时。再加上从《翻译通讯》、《中国翻译》、《语言与翻译》、《外语与翻译》等学术刊物中翻阅查找对杨先生夫妇翻译成就的介绍与评价,任务是不小的。

  翻译作为一项学术活动,在我国学术界的地位向来不高。但从一个学生的眼中看来,有这样的学术功力、这样孜孜不倦的耕耘、这样汇通中西的学术视野,他们的翻译,不能不说是一种创作。他们的翻译,是用英文,书写了一部从远古到现代、皇皇两千年的中国文学史。

  这样的成就,令人惊叹。

  当然,从林林总总的资料中,我也了解到杨先生他们的学术背景。杨先生生于天津,有旧学的根底,中学毕业后留学牛津,在那里认识了戴乃迭,后来结为夫妇,一同回到抗战期间的中国来,教书,办刊,写文章,写诗,但主要是做翻译。

  我消化完资料,把杨先生他们的翻译成果梳理个大概,完成了李岫老师布置的课题。不久,李老师说,杨敏如先生看了你写的东西,又转给了杨宪益先生。他们说,你还是认真读了杨先生的书的。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去看看杨先生。

  当然,我当然愿意。这样传奇的人物,这样的大家,能亲聆教诲,是多好的机会。

  2000年的一个冬日,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