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一项不短
——国家大剧院开幕运营两年之际访院长陈平
正值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山村女教师》刚刚与公众见面、余热未退时,记者终于坐到了大剧院院长陈平的对面。几个月前,陈院长还一直坚持不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可是这次,他却侃侃而谈。
两年前,当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国家级的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成了一个新的话题,大众的疑惑是:它是要高高在上还是面向大众?它是要公益性还是市场化?它能够长流水不断线地提供国内外优秀演出吗?
“现在回头看,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我们在建院一开始定下的这个宗旨,缺了哪一方面都不叫国家大剧院。”陈平很自信,很坦然,他显然认为,大剧院交出了一份合格的考卷。
人民大众心中的艺术殿堂
国家大剧院2007年12月22日开始正式演出时,观众趋之若鹜,当时有人说,这股新鲜劲很快就会过去。但是两年以后,它的票房非但没有下滑,而且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
陈平把实打实的票房看做老百姓的认可度:“2008年大剧院总共售出93万张演出票,收入3.1个亿,这是什么概念呢?2008年北京市的票房总收入是6.1个亿,那就是说大剧院占了半壁江山。再往前说,2007年北京市总票房是4个亿,也就是说,2008年增加的两个亿是因为有了大剧院的增量,这就可以看出大剧院对老百姓的辐射作用了。2009年的票房也有3个亿。两年来观众总计178万人次。”
坐落于北京核心地区的国家大剧院,一天中起码有12个小时是人群熙来攘往的,两年来共有383.6万人次的观众和游客走进这座地标性建筑。无论你是白天来参观建筑,还是晚上观看演出;无论你是带孩子来听普及音乐会,还是穿着晚装来欣赏一流演出;无论你是查找资料,还是参观各种展览,国家大剧院都向你敞开胸怀。大剧院每年演出在千场左右,那就意味着,大剧院中的三个剧场(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小剧场新近才开张),几乎天天有演出,音乐、歌剧、舞蹈、话剧、戏曲,每个观众都会在这里找到你钟情的艺术形式。正式演出、普及演出、艺术讲座、开放参观、展览展示,大剧院通过这些全方位的服务与大众发生着每日每时的联系。
陈平说:“国家大剧院从一开始就在探索一个思路,即要做到既是公益性的,又丝毫不脱离市场。国家花这么多钱建造一个表演艺术中心,那就应该让它充分发挥作用。”可以说,大剧院两手都没有放弃,终于在这二者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大剧院的善待观众是许多人都能感受到的:比如,每场演出票价都有五至六档;你可以买20元一本的精美节目册,也可以免费领取单张节目单;你可以在咖啡厅小饮小吃,也可以在饮水区喝到免费洁净水。
还有一批老观众的感受能够佐证这个观点:记者曾多次听他们说起他们发现的一个有趣现象,那就是自国家大剧院开张以来,进剧场观赏艺术的观众面大大扩展了,不再局限于过去北京那几个剧场中的一些熟面孔、老观众,许多原来不轻易走进艺术殿堂的人群,正是在大剧院第一次现场见识了交响乐、歌剧、芭蕾舞等高雅的舞台演出。
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
作为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国家大剧院要坚持高品位的艺术性是毫无疑义的。陈平说:“我们没有因为坚持艺术的高水准而脱离群众,也没有因为迎合大众而降低艺术水准。”
那么,国家大剧院又是如何吸引新观众的眼球、长久稳住老观众的视线呢?运营两年来,国家大剧院不停地推出了大批量、高水准的高雅艺术和优秀民族艺术演出,先后有“管风琴音乐周”、“中国交响乐之春”、“国际芭蕾明星荟萃”、“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歌剧节”、“琉森音乐节在北京”、“中国民族音乐巡礼百场系列音乐会”等大型主题演出与观众见面。除此之外,大剧院还参与制作或独立制作了歌剧《图兰朵》、大型史诗京剧《赤壁》、歌剧《艺术家生涯》、话剧《简爱》、歌剧《西施》、歌剧《魔笛》、歌剧《山村女教师》。这些大剧院独家拥有的艺术品牌,一次次牵动了北京、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的神经兴奋点,人们坐火车、乘飞机来到这里,只为了亲睹他们崇敬的艺术家、观摩一个久违的剧目、聆听一个显赫的乐团。
除了观看演出,观众在大剧院还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如果看演出来得早,你可以在展览区浏览,可以到艺术书店翻阅,可以买到小而不贵的纪念品,可以在西餐厅吃到地道的西餐;残疾人可以无障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