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韩寒:关注社会,是一个…
专家研讨网络文学维权:…
网络文学:关于自由的文…
蒋勋:期待《百家讲坛》…
老照片:关于春节的记忆…
中国神话百年反思之三:…
中国神话学百年反思之一…
中国神话学百年反思之二…
辨体明性:关于古代文论…
最新热门    
 
蒋勋:关于孤独的六个关键词

时间:2010-1-6 11:50:56  来源:新京报

  台湾美学学者出版新作,谈论文化、事业与人生哲理

  蒋勋 关于孤独的六个关键词

  提起孤独,我们总认为这不是什么好词儿,可是到底什么是孤独?一个人如果就是孤独的话,那两个人难道就不孤独吗?在台湾美学学者蒋勋眼中,华人世界不是孤独太多了,反而是太少了。蒋勋这些年除了做美学的推广,更重要的是,他希望人们能够用一种思辨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事物,所以他大胆称母爱有时是一种暴力,所以他说《百家讲坛》流于表层,所以他认为琼瑶是被掩盖的假象,不妨来听听他的道理和论述。

  关于孤独

  人情味有时是一种假象

  我1976年从巴黎回到台湾,先是在一家专业美术杂志里做主编,然后又在大学里教课,教的是美术史美学。1988年左右台湾解严,你发现一方面民众有了对思想解放后知识的渴望,另一方面整个社会一下子又跟不上。以前社会有人管,就像军队里长官有命令你服从就是了,现在没有长官了,自由了,可是怎么建立属于你自己的纪律呢?一旦出现个人自由的转型,就需要大量思潮,所以我就开始用演讲的方式普及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孤独六讲》就是那个时候完成的。

  “孤独”这两个字在汉字里是特别不好的意思,没有父母的孩子是孤儿,没有子女赡养的是独居老人,所以有个词叫鳏寡孤独。可是你同时发现,戏台上有了某种倒挂,皇帝称自己是寡人,这就不再是伦理学中的可怜者,而是变成了有点儿自负的含义,像是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感觉,有自赏和孤傲在里面。

  儒家所讲的孤独,是认为伦理不够完美,但是在这种状况下,最后每个独立的个人是找不到自己的。我在讲伦理孤独的时候提到母爱有时候是一种暴力,很多听众很生气,觉得我乱讲。我笑笑说,其实我是在举例说自己,我十几岁的时候,妈妈每十分钟敲门一次,问你要不要喝鸡汤,问你要不要枸杞炖莲子。她是爱我,她害怕我一个人在房间不知道干嘛。人似乎在一群热闹的人中间才比较安全,最后看起来人际关系很紧密。可是人情味有时候可以变成一种假象,我跟我妈妈说过,所有的家庭聚会我都不要去,因为都是表层的礼貌应酬碰不到内心,还原不到那个人。

  再比如说,父亲除了父亲的角色,也是孩子的一个朋友。在法国我就看到有爸爸带着儿子上电视,说儿子是同性恋,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那个节目很打动我,因为父亲和儿子变成了个体,彼此在对话。父亲并不认为你是我儿子,你就不能讲我不希望你讲的话。

  我来讲孤独不见得是反叛传统,而是想说,在二十一世纪里文化需要撞击,这样才有可能建立起一个华人社会自己的伦理。

  关于人生

  个人不健全,其他都不可能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还原到你那个人本身。你先完成自我,自我再扩大,如果个人不健全,那其他都是不可能的。我周围很多五六十岁的朋友,聊起天来感觉每个人都好委屈哦,会说,我那时候读大学,爸爸希望我选那个专业我就妥协了,因为专业妥协后来的工作也就妥协了。毕业以后爱上一个女孩,可是妈妈不喜欢,结果相亲结婚,也不见得现在的太太就不好,可就是觉得委屈。我想说的是,到中年回过头看,人生不都是委屈,可不可能?我问这些朋友,如果重活一次会怎么选择?结果他们很茫然。这就好像鲁迅说的,在没有窗户的铁屋子里呆久的人。

  我觉得是我们被捆绑得太严重,就像小时候写作文,题目是《母爱》,其实结论已经下好了,一路写来千篇一律,现在想起来真肉麻。还有我考大学的时候,作文题目是《告大陆苦难同胞的一封信》,这样的题目竟然变成考大学的题目,我还拿了很高的分数。文学到底是做什么的?我把这封信写得再好,从头到尾却都是在作假,意义到底何在?伏尔泰、卢梭倡导的启蒙运动,绝对不是这样子啊。卢梭用《忏悔录》建立法制观念,他写出自己一生中有多少次偷窃的欲望,多少次杀人的欲望。当我们回到做自我的时候,那个我不是完美的,一个人的完美很可能是自己假造的假象。我觉得现在两岸的华人文化都在面临这个问题,如果这个结不解开,这个文化很难再多走一步。

  关于琼瑶

  伦理问题是千丝万缕的捆绑

  我从90年代就开始在台湾做关于完成自我的文化推广,到今天来看有没有进步呢?我觉得有。这种事情立刻看是不容易看到结果,思想的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