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全民动员找刘备引发“掘…
学者:全民影像时代要维…
新闻出版总署谋划2010年…
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
市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
2010年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国庆60周年全民健身活动…
全民健身计划田径运动会…
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
关于组织开展“全民健身…
最新热门    
 
全民寻墓不要弄成全民造假

时间:2010-1-20 12:12:22  来源:北京晨报

  四川眉山彭山县牧马莲花村村民联名上书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文物局,请求对莲花坝皇墓进行勘测挖掘。随后,彭山县向社会发出“征集令”,征集与皇墓有关的文献、文物等资料。

  这是否是当地为确定莲花坝皇墓为“刘备墓”在征集线索?彭山文管所吴天文所长称这一说法是媒体与网友的误读,不过,据当地媒体此前报道,在一份由彭山县旅游局和牧马乡政府编制的《彭山县汉昭烈帝刘备墓规划方案》上,该皇坟已经明确为刘备墓,周边的旅游景点的开发也将被纳入规划。而彭山人是相信此墓为“刘备墓”的,联名上书的村民之一刘安全称“听说莲花坝皇墓以前有守墓人,就是刘备的后代,手上还有刘氏族谱”……

  -质疑

  都是曹操惹的祸

  彭山县政府发动群众全民寻墓,不知道能否找到确凿证据?虽然说群众力量是无穷的,全民号召起来应该会有收获。可毕竟群众不是考古专家,也没有多少考古知识,文物鉴别力更不用提了。大部分人对坟墓没啥兴趣,至多平时看看盗墓小说、寻宝电影猎奇而已。如果不是曹操墓的热闹亮相,彭山群众大概也想不起躺在地下的刘皇叔。如今政府下发全民征集令,把群众的“考古”热情激发起来,一定要找到真凭实据,非得把刘备的墓挖开不可。万一刘皇叔的墓被挖出来,下一个该轮到谁呢?用脚趾头想也能想到,当然就是——孙权!

  考古学一直很冷很寂寞,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看来也应该感谢曹操,是他的魅力,让一门严肃生僻的科学走向民间。而全民寻墓的运动如果成功,必将推广至天下,我国名人古墓众多,哪个省市地下没有几个。怕只怕,在利益诱惑下,全民寻墓变成了全民造假!这个也已有先例,著名的“周老虎”不就是这样诞生的吗? 江德斌

  -评判

  成不了“绩优股”

  上下五千年,野史正史,典故传奇,别的不说,就只是帝王将相、文人骚客的坟墓全部挖掘出来,并辟成展馆卖票营生,这笔收入比做实业来得轻松多了:一是投入无需很多,有壮丁挖土即可;二是技术也无需太高,拉起红线保护好锅碗瓢盆就好;三是风险很小,高兴的时候门票还可以随着CPI等水涨船高。最重要的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想要市场竞争也难,比搞能源或者房地产还要立竿见影。可见,挖祖坟还真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话说回来,掘墓挖坟,若非不得已而为之,总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至于地方财政会不会因为挖坟挖成富翁,个例而言,是有这个可能的,但如果从国民经济整体来看,这无异于痴人说梦。有人说,古墓经济实际上是第三产业,这个判断没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了:成熟的第三产业离不开发达的第一二产业作为支撑——没有小麦,哪有面包?这个道理我们可以看看西方发达国家,人家的旅游等第三产业的确是经济的支柱,但是,它们是有与之匹配的一二产业打底的。就譬如个个都来旅游,游客总不能只吃风景过活吧。邓海建

  背后的集体无意识

  在“征集令”之下,我们观察到了一种少见的官方和民众之间的互动:那边是官方发出了“征集令”,这边是众多莲花坝的村民“纷纷表示”,回家一定要好好找找。谁让“说不定家里的米缸就是国家一级文物”呢。

  这样的互动意味着什么?事实上,“曹操都出来了,刘备还在彭山躺着好寂寞”说法的背后,在笔者看来,寂寞的肯定不是地下的刘备,而是眉山市彭山县牧马莲花村村民和当地的“大员”吧?

  如此的景象,我们似曾相见。可以说,从炎帝到老子、孙子,从司马迁、董仲舒到诸葛亮、王安石、袁崇焕故里都有地区在争,上演了一幕幕闹剧,直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带队”、专家“挖空心思论证”的“连续剧”。

  离开了这样的“遗产经济学”背景,我们恐怕不可能对“寂寞”的刘备作出解读,也不可能对官方和民众的互动得出理性的认识。在笔者看来,所谓的“征集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解读为集体无意识下的“皇墓经济学”。离开了经济利益的考量,曹操墓的挖掘能引起如此多的连锁反应吗?朱四倍

  -担忧

  侵扰了历史的灵魂空间

  在曹魏高陵正待专家科学论证时,不少地方政府早嗅出了这道“历史大餐”的金铜气,那就是一直要打起祖坟的算盘。刨根挖地弄个底朝天,虽然动作不雅,但这些行为背后却蕴涵着文化产业的丰富矿藏。

  说不定下一步,现代人将历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