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舒乙谈春节文化:找回那…
生前友好回忆萧乾:他喜…
冯骥才王蒙舒乙谈“ 文…
舒乙:在全球化中张扬本…
舒乙:老北京原不是这样…
舒乙:老北京原不是这样…
舒乙:老北京原不是这样…
最新热门    
 
舒乙忆萧乾:他可以最洋,也可以最土(图)

时间:2010-2-9 10:27:27  来源:文学报

  忆萧乾先生

  ●巴金先生说他佩服几个人的才华,一是曹禺,一是沈从文,一是萧乾,他自愧不如他们,说才能要差好几倍。冰心曾当面对萧乾先生说:“你真能写,哪都有你的文章,我篇篇都看。你真是快手!”

  ●萧乾先生的人生道路就是一种典型的路,它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成熟的象征。而这成熟的标志,就是精深而豁达,就是尖锐而不刻薄,就是通情达理,就是有理有节,就是乐观大度。

  潇洒的人

  每次走进萧乾先生的书房,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觉得萧乾先生活得很潇洒。

  一般的知识分子,活得没有那么潇洒,或者反过来说,别的人差不多都活得挺苦,主要是精神压力比较大,绷得紧,生活也比较单调,没什么乐趣。

  但是,走进萧乾先生的家就不一样。别看萧乾先生也跟大家一样受尽磨难,中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劳动,各种政治运动的冲击一个接着一个,“文革”中几度自杀未遂,但他终究是活了下来。到了大气候阴转晴的时候,过上好日子,萧乾先生的天性立刻浮现出来,仿佛一粒千年莲子遇到了水,又顽强地复苏、冒芽、长叶、还能开花结籽,依然亭亭玉立,美丽无比。

  萧乾先生在外面永远西服革履,整整齐齐,一副绅士派头,但是在家里,爱趿拉着鞋,一双老布鞋,不好好穿,踩着后帮,趿拉着走,舒服。衣着也随便,以宽松为好。他可以最洋,也可以最土。他的家,表面上看去极乱、极拥挤,来一两个客人没问题,还有地方坐;人一多,三五个,就麻烦了,坐不下,因为到处是书、是东西,没有下脚的地。但是,萧乾先生心中有数,要找什么书或者东西,手到擒来,一点都不费劲,准知道藏在哪儿。政府一再劝他搬家,换一套大点的宽敞的公寓,建议了三次,都被萧乾先生拒绝。不搬,坚决不搬。第一,搬家累死人,有钱昌照先生的前车之鉴。第二,搬一次家,少说一年之内,绝对找不着要用的东西,故而,到死也不搬。

  地方小,不光不碍事,逢年过节时反而要张扬一下,拉几根绳子在头上,把世界各地朋友们寄来的贺年卡都张挂起来,五颜六色,像万国旗。客人一进门,先吓一跳,这就是萧乾先生的潇洒!

  萧乾先生也有许多小发明。

  譬如:书桌上有倾斜的板子,颇像制图板,省得老低头,防止颈椎病。

  譬如:书桌下层的抽屉都拉出来,呈裸露状,不用弯腰。

  譬如:把各种废药盒码在桌边的小板上,左右两行,放眼镜,放别针,放小工具。

  譬如:名片都分门别类地放着,按人名、机关、外国,各装一本,找着方便。

  譬如:头上有专门的绳子挂着各种正在写的文稿,一抬头就能找着。

  这么一来,萧乾先生的书桌很像一只大刺猬,体积扩大了许多,张牙舞爪,处处都是机关,可是真实用啊。

  客人坐下之后,谈得兴奋了,萧乾先生出其不意地问:喝什么酒?是威士忌?白兰地?还是黄酒?他要边喝边谈,而且不就东西光喝酒。拿出两个小杯子,各倒半杯,边喝边聊。

  冬天在室内,萧乾先生穿得很多,把羽绒大衣披在肩上,难道暖气不够吗?非也,指着通向阳台的门,是半开的,是要通风吗?非也,说小乌龟呆在阳台上,怕它冻着,开着门给小乌龟一点温暖。其实,乌龟是冷血的,根本不怕冷。萧乾先生不仅活得潇洒,而且心是热的,热得不得了。

  勤劳的人

  萧乾先生有才华,而且勤劳,这样的作家写的东西注定又好又多。

  萧乾先生是巴金先生和冰心先生的好友,属于密友那一类型。巴金先生说他佩服几个人的才华,一是曹禺,一是沈从文,一是萧乾,他自愧不如他们,说才能要差好几倍。冰心曾当面对萧乾先生说:“你真能写,哪都有你的文章,我篇篇都看。你真是快手!”

  萧乾先生在北新书局当学徒时就认识冰心先生,常被派去冰心先生家送稿费或是取文章。冰心先生那时二十多岁,已是大作家,比他大十岁。后来别人叫萧乾为先生,她则始终称他为小弟。她的孩子吴冰、吴青则称他(原名萧秉乾)为“饼干舅舅”。萧乾先生有过几次婚变,冰心先生常跟他开玩笑,一进门就问:“又离婚了吗?”她很清楚,自从有了文洁若之后,萧乾先生的家庭生活终于完全稳定了下来,他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玩笑归玩笑,冰心先生很佩服萧乾先生的勤快,他的散文常呈系列,有居京散记系列,有留英系列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