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北京为何“窑”多?明代…
蒋介石致函十三世达赖亲…
北京数十名大学生着汉服…
第一时间捐款为何又是“…
北京市百姓读书月活动于…
书香北京文化盛典启动倡…
1960年代北京的地下文艺…
郭修圃:北京应建“国家…
“首届北京艺朮集会”开…
金运昌:北京希望《富春…
最新热门    
 
北京时间文化城项目引争议 民众担心鼓楼安全

时间:2010-4-4 14:04: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是大家心目中的那个北京。有人甚至言辞激烈地认为,这样的工程是利用纳税人的血汗钱为政府官员打造政绩工程。

  不过,也有不少街区居民对项目的实施表示赞同,并且认为这是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环境的一个良好契机。一位街区居民说:“我从小在这儿长大,如果这里拆迁,我也会不舍得。但是这些年,随着住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居住环境也越来越恶劣。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私搭乱建也很严重。”他希望那些坚决呼吁捍卫街区的人士能够换位思考,体谅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了几十年的居民的心情。也有人表示,建成时间庆典广场后,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可以在这里举办全民庆典活动,增添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感悟。

  1924年,大清王朝的宫门永久关闭的同时,钟鼓楼也结束了它长达6个多世纪的报时使命。据城区的老人回忆,现在,只有在除夕夜,才能听到钟鼓齐鸣。对于钟鼓楼地区通过兴建“北京时间文化城”恢复报时的做法,鼓楼文物保管所原所长耿留军表示,目前已仿制了具有计时和报时功能的铜刻漏。钟鼓楼属于国家级文物,在其周边动土应该慎重。

  如果“北京时间文化城”的规划项目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并且是件为民谋福祉的好事,为什么还会引起民众误解?有业内人士认为,这里面可能存在沟通不够的问题。民众需要的是透明的信息传递与及时的信息沟通。

  本报记者 侯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