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伟大时代为何难觅伟大作…
反腐作家卧底重庆 称陈…
中国作家采访采风活动走…
著名作家韩少华因病去世…
湖北农民作家称《乡村爱…
日本著名剧作家井上厦病…
文化短波:“90后”作家…
阿来:作家不需要像章鱼…
何建明:文学是我们的生…
苏童获第八届华语文学传…
最新热门    
 
作家经纪人吃不饱饭 补信任学分或改当书商

时间:2010-4-14 12:20:03  来源:青年报

  新闻出版总署下属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最近将首次开设“全国版权经纪人/代理人专业实务培训班”,其中将重点培训作家经纪人。本报记者昨天了解到,作为奔波于作家和出版社之间的掮客,作家经纪人,正像各色娱乐明星经纪人那样悄然风行,并且有望成为国家职业的一种。不过,一些作家对本报坦言,他们现在还无法信任经纪人。

  现状 作家经纪人浮现中国文坛

  几天前,某作家向本报记者抱怨,他花5年心血写了一部小说,想把版税谈得高一点,某作家经纪人自告奋勇,便交由他与出版社谈判。谁料书出来后,作家偶然听说,该经纪人不仅拿了他的佣金,还拿了出版社的好处费,而这部小说本来可以交给版税更高的出版社运作。“我真是上了大当!”

  在现今的中国文坛,尤其是那些当红一线作家,只要他们开写一部作品,便会遇到闻风而至的三拨人——作家经纪人、民营书商和国有出版社。其中,前两者表情最为殷勤,而且都喜欢拍胸脯说话。民营书商一般会声称将选用最好出版社的书号,而且版税保证比出版社多得多(比如上月,北京某书商就提了500万预付款到杭州面见正在写《风语》的麦家)。而经纪人则会开出更高价码。有的作家会被经纪人的价码打动。但麦家还是没有决定将新书交给这两拨人做,他纳闷的是,连书稿都没看到,就开这样的天价,算得上理性吗?

  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文坛活跃的经纪人大概就有上百人之多,这些作家经纪人一般掌握大量民营出版公司和国有出版社资源,通过中介,最后收取作家版税的10%-15%作为佣金。因为经纪人手里掌握了这些资源,他完全可以经过慎重选择,为作家作品找到最适合的出版机构,并通过策划包装,达到最高的性价比。

  这个机制在国外早已成熟。在美国有90%的图书是经过经纪人或经纪公司中介出版的。《哈利·波特》最初就是由罗琳先投寄到英国克利斯托费·利脱文学代理公司,再由该公司推荐给出版社出版而一炮打响的。

  抱怨 作家经纪人吃不饱饭?

  但从记者在采访中所获悉的情况看,这个原本很合理的作家经纪人制度,在中国却发生了一些变异。本来,为了保证经纪人选择出版机构的公正性,经纪人是不能收取出版机构报酬的。但在中国,两者很快就勾结在了一起。有人戏称,现在国内的作家经纪人就像火车站拉客住宿的那批人,每拉到一个人,旅馆就按人头给予提成。这样的结果是,经纪人为了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不再将作家利益放在首位考虑,就像那位对记者抱怨的作家一样,信任经纪人的作家也在变得越来越少。

  不过,也有作家经纪人对此觉得很冤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经纪人昨天就向本报坦言,他虽也做过两头得好处的事,但这样做实属无奈。他为记者算了笔账:现在作家一部小说能卖1万册已算很多,如果按版税率10%,每本定价30元来计算,该小说的总版税也不过3万元,他自己可拿其中 10%,约3000元的佣金。但就是这一笔钱,还要等出版社几年的还款期,“我一年也经纪不了几本书,这些钱怎么能吃饱饭啊。”

  既不能“跑量”,又不能在一本书上猛赚一笔,所以一些经纪人便开始拿自己的信誉铤而走险,和作家做起了“一锤子买卖”。

  未来 作家经纪人纷纷改当书商

  但即便与出版社合作,利润的大部分也还是被出版社拿走,作家经纪人的好处费也很有限。所以,记者注意到,现在一些经纪人便开始向民营书商转变,与其做要看两边脸色的掮客,还不如自己当老板。这些民营书商其实也承担了一部分经纪人的角色,他们必须联系出版社,以获取书号,但与经纪人所不同的是,他们操纵了图书的后期制作,从而确保图书的大部分利润掌握在自己手里。

  比如韩寒的经纪人路金波现在差不多就是这样的角色,他现在和辽宁一家出版社合作,不仅给韩寒的作品提供书号,还参与出版发行。可是当经纪人变成老板,经纪人便名不副实了。没有人会想着给作家找一家好的出版社了。

  一位资深出版人告诉本报,造成国内作家经纪人制度如此变异的,主要是因为版权经纪的市场其实没有完全形成,相关法律也不健全。如果国内图书也有90%是通过经纪人出版,就像现在的房地产市场,那经纪人完全可以薄利多销,把建立信誉和品牌放在首位。而现在经纪人只能骗一本是一本,最后导致整个市场信誉的崩溃。而据悉,国家版权保护中心的这个培训班,就是要在规范版权经纪业务、传播政策方面进行尝试。

  本报记者 郦亮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