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曾国藩谋求功名无暇学问…
曾国藩为阵亡二弟减食 …
长沙市拟将曾国藩墓园打…
湖南湘潭县石鼓镇发现3…
曾国藩祖墓葬
曾国藩墓地的风水讲究与…
浅谈曾国藩对联的古文手…
浅论曾国藩的宋诗宗趣
曾国藩的人力资源开发思…
浅析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
最新热门    
 
曾国藩日记:记录最多的就是读书会客

时间:2010-4-16 15:42:53  来源:大众日报

  该日记见证了曾国藩怎样从一介平民跨变成为著名的理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而且其间蕴含的为官、为人、处事、家教诸方面的思想,对后世皆有启示作用。

  在21世纪的史学研究路向中,多学科交叉的相关研究日益明显,史学的研究也在后现代史学研究趋势的推动下,越来越深入、细微与支离。《曾文正公手书日记》的百年再现无疑也将极大地拓宽史学研究的视野以及扩充相关研究史料。

  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可谓毁誉参半,推崇者将之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贬低者将之唾弃为“ 汉奸、 刽子手、 叛徒”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研究者以及社会舆论者带着一种极大的偏见,去评判这位在中国晚清历史上风云一时的人物,大有罄竹难书之势。可是,我们发现,当人们把曾国藩定性、脸谱化、标签化的时候,早就脱离了曾国藩本人而渐行渐远。《曾文正公手书日记》给我们展现的则恰恰是另一幅画卷。

  中国古代的士人与做官是相通的,但是学术二字并非连为一体。学与术恰恰是分开的。科举制度仅仅是通往权力之路的敲门砖,而后需要更多的却是术。曾国藩这位三十七岁就官至二品的显赫人物,有术却不忘学,并且孜孜不倦,受人称道。

  道光二十二年,曾国藩三十一岁,正值官场平步青云之时,我们看到曾国藩日记中记录最多的就是读书、会客。读书、治国恰恰为曾氏真实写照。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条记载:“思将昨夜三诗誊稿,了此一事,然后静心读书”,十八日“仅成律诗二首”,十九日“夜翻阅《黄山谷集》,涉猎,可耻”……不胜枚举,曾国藩几乎无一日不读书,给我们俨然一位公务之余,不废读书的形象。后世学人将之列为理学名臣,主要在于曾国藩将“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划归理学。但是,人们恰恰忽视了当理学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的信仰的时候,知识分子所做的一切事情,无一不体现着理学的准则。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七条,曾国藩夜晚沉思不寐,反思自己几个月以来的行径,但觉自己自从立志自新以来,渐渐放松,不严肃,不谨严,不改过,依旧是以前的自己。于是,他自己拟定了一个课程,重新做人,坚决不能沦落为禽兽,其中除了修身之外就是读书。即便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时,戎马倥偬之际,曾国藩也是看书不倦。如日记咸丰九年八月初一条,记载他看段若膺的《戴氏年谱》,十八日夜温习《孟子·滕文公》上下篇。

  曾国藩每日会客络绎不绝,居京期间,他经常拜客,如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曾国藩早晨起床后就到会馆里敬神,随之拜客五家。第二天,早饭后就到何子敬处,与之谈论诗词。第三天,竺虔来,与之详谈久之,第四天岱云来,谈话大半天。即使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之时,也是如此。如咸丰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国藩“巳刻,至人树处拜刘印渠,黄荫山大令来见,又见客二次。中饭后进城,拜客四家”。曾国藩与他人经常切磋谈论学问道理,问询治军、理事之道理,修为日进。 透过日记,我们看不到华丽的词藻、篇章,看不到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事迹,只看到了曾国藩作为一个平常人的日常生活。

  曾国藩的心路历程鲜明地体现在他的日记中,这是心态史学的重要研究史料。现代史学的求真、求实的意向自不待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人物行为背后的思想意识。曾氏自我反省的习惯以及他的所感所想、所作所为,随时记载,历历在目,鲜明地体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

  曾国藩的日记,让我们不禁想起了法国年鉴学派第三代传人著名史学家勒华拉杜里的旷世名著《蒙塔尤》,该书描绘了一个蒙塔尤的小村庄,写了村庄件件日常小事。二者虽然内容对象不同,但是颇有异曲同工之妙,给我们的触动也有些许相似之处。正如《奥义书》则称:“孩子,通过一团泥便可以了解所有泥制品,其变化只是名称而已,只有人们所称的泥是真实的;孩子,通过一块铜可以了解所有铜器,其变化只是名称而已,只有人们所称的铜是真实的,同样,通过一个指甲刀可以了解所有铁器,其变化只是名称而已,而人们所称的铁才是真实的,这便是我对你说的……”

  同样,不管人们怎么涂抹、描绘曾国藩,不管人们怎么标签化他的历史辉煌与丑恶,所改变的只是名称而已,只有日记中所记载的曾国藩才是真实的……《曾文正公手书日记》

  刘浩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