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学院团支部工作总结范文…
烟台市打造“专业艺术院…
院团姓啥都要面对市场 …
文化部直属院团元旦春节…
“感恩之路”学院团委感…
最新热门    
 
中直院团走出去:不做蜻蜓点水 要让佳木成林

时间:2010-4-23 23:50:0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当文化软实力成为衡量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中华文化“走出去”自然成为让世界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必要举措。

  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央歌剧院调研时强调,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中央歌剧院的国际影响力。3月19日,中直院团贯彻落实李长春同志视察中央歌剧院重要讲话精神会议上,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重申要加大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力度和步伐。

  中直院团作为我国艺术创作生产的“国家队”、实施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主力军,“走出去”不仅责无旁贷,更要一马当先。

  正确认识“走出去”

  虽然“走出去”是个老话题,但至今仍有某些演出团体存在着片面的理解和认识,甚至仅仅把“走出去”当成一项政绩工程、一次“镀金”,或是炫耀的资本。作为文化建设的“排头兵”和“领头雁”,中直院团的领导普遍认为,“走出去”是一个潜移默化播撒中华文化的过程。

  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把现阶段的文化“走出去”看作为后人铺路,“其实现在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歌剧并不了解。比如 2008年1月剧院到美国巡演的时候,有观众看完我们的演出说,以前一直认为中国歌剧是下里巴人,现在才知道原来中国歌剧也这么高雅。所以,我们现在‘走出去’的任务还是普及。”

  中国国家京剧院院长宋官林认为,“走出去”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过程。“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在世界的文化版图上,我们还没有找到应有的位置,所以‘走出去’势在必行。但不能硬走,不能草率、一窝蜂,更不能当成政绩工程,要让国外的观众与我们产生文化认同。每到一个地方,一定要播下一颗中华文化的种子。‘走出去’不能蜻蜓点水,至少要润物无声,最后才能植树造林。”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说,“走出去”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问题,“我们现在做的是要把中国最有魅力的艺术介绍出去,这需要长期培育市场。也许现在我们所做的只能影响到很少一部分人,但只要坚持,二三十年后,我们会拥有广阔的市场。”

  带着精品“走出去”

  中直院团中,中国国家京剧院和中央民族乐团所展示的是根植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这对于“走出去”似乎并没有先天的优势,但灵活多变的思路和适销对路的产品让他们逐渐打开了海外的市场。

  “最开始我们尽量选择《三岔口》、《雁荡山》、《拾玉镯》这种少说话、少演唱的剧目。随着‘走出去’的深入,我们觉得不能让国外观众认为京剧只是杂技,只能表现神话。所以,我们逐渐拿出了更能表现中国人价值观念和细腻情感的经典剧目,比如《杨门女将》、《白蛇传》。事实证明,只要翻译得好,艺术上严谨,这样的剧目同样受欢迎。”宋官林介绍,国家京剧院对“走出去”产品选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强加于人,找到合适的沟通渠道,是中央民族乐团的做法。“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听觉习惯和审美特色,我们都会有所依据地选择不同曲目。近年来,我们积累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毫不谦虚地说,现在中央民族乐团到世界各个国家去,都可以拿出3到4套不同的曲目。”席强认为,通过几年的探索,中央民族乐团抓住了国外观众的听觉习惯。

  对于歌剧、芭蕾舞、交响乐等外来的艺术形式来说,“走出去”似乎更容易一些。但由于这些艺术形式有着世界性的语言,打造精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央芭蕾舞团一直坚持三条腿走路,一方面引进西方芭蕾经典剧目,不断探索和实践;一方面也要走自己的民族道路,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进行挖掘,创作舞剧;还有一方面就是创作跟上时代潮流的现代舞剧。现在,中芭已经有了一批经典剧目,每到一地演出都能得到同行的好评,甚至有很多国外舞团的演员看上了中芭这个平台,来中芭发展。”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介绍。

  俞峰则笑称中国歌剧因为没有专业歌剧导演而有意外收获,“中国的歌剧往往都由话剧导演来执导,他们让歌剧的表演更丰富。欧洲的歌剧往往都是站着傻唱,中国的歌剧有了更多的肢体动作,更具有观赏性。国外的观众对这样的创新非常认可。当然,创新是建立在高水平的演唱功底之上的。”

  让中华文化走进西方主流社会

  在中直院团贯彻落实李长春同志视察中央歌剧院重要讲话精神会议上,蔡武部长对中直院团“走出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跳出华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