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上学期学生会工作总结范…
日本漫画专业深受外国留…
小学生作文大写婚外恋雷…
泰山发现冯玉祥小学旧址…
美女大学生从事考古 挖…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生党…
南华寺“80后”学僧的现…
湖南卫视《8090》被挑刺…
2010年春季小学德育工作…
广州大学生抵制盗版:宁…
最新热门    
 
小学生阅读状况调查:《老夫子》列不良图书首位

时间:2010-4-25 11:21:08  来源:广州日报

  小学生把漫画书《老夫子》列为不良图书的首位,但却把同一本书列为“最愿意掏钱购买”图书名录中的第二位。几年前,一项针对“广州市小学生阅读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未成年人的阅读倾向十分不稳定和矛盾。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日前,民盟广州市委做的一项课题调研数据显示:广州48.7%的中小学生明知某些图书当中有不良信息,仍然乐于主动掏钱购买。调研结果再次表明,一方面中小学生认为有益的、对学习有帮助的少儿读物都是一些主流的、优秀的刊物和图书;同时,他们却又主动乐于购买连自己都认为属于不良刊物的儿童读物。同时,只有14.2%的中小学生所读图书来自于学校或公共图书馆,66.7%的小学生和75.5%的中学生常处于单读阅读状态。

  图书馆借阅率只占14.2%

  据主持该课题的负责人、《现代中小学报》副主编韩延介绍,这份对广州市八个区县普教系统48所中小学四至六年级小学生和初中、高中学生共957人,进行了系统调研,根据上千份调查问卷样本得出的结论“让人有些震惊”。

  66.7%小学生处单读状态

  调研显示,72.9%的中小学生表示他们阅读的图书来自购买,而来自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借阅的平均只占14.2%。在阅读状态方面,66.7%的小学生和75.5%的中学生表示经常处于单读阅读状态。与同学一起阅读的只占12.7%,表示与家长一起阅读的小学生只占19%,中学生更低至7.3%。

  记者从一些学校了解到,近年来学校图书馆对学生的吸引力似乎越来越小。广州书香校园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之一、南武实验学校图书馆馆长宣泽科老师介绍,初一和高一级的学生课业压力小、对图书馆的新鲜感大,借书最积极,“再往高的年级就不行了,借书量直线下滑,届届学生都如此。”

  矛盾 近五成学生明知不良仍愿买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的学生并非不爱看书——“据我观察,上课玩手机的学生中,绝大部分都是在看电子书,读的都是一些动漫作品等等。”“我的表妹今年读六年级,每次见到她都是捧着日系漫画在看,还有网络写手写的武侠小说,问她金庸是谁,她都未必回答得出。”记者昨天放学时分在广州街头随机访问了15名学生,大部分认为学校图书馆失去吸引力的原因在于图书馆的书籍“过时”、“不对胃口”。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小学图书馆在新进馆书目的选择上,一部分是参照各科老师开出的推荐书单,另一部分则是图书馆负责人在市场上选择合适的读物。“说老实话,现有的藏书中,恐怖小说、卡通动漫类都属于比较受欢迎的,总是有学生向我们反映多进一些这类书。可是,这类图书我们确实是要控制进书量。”宣泽科表示,更新率高的各类杂志虽然不能外借,但也成为如今吸引学生到图书馆的一个大类,“我们学校有个男生,课间十分钟常常连厕所都不上,跑来图书馆看杂志”。

  民盟广州市委所做的课题调研数据显示,广州48.7%的中小学生明知某些图书当中有不良信息,仍然乐于主动掏钱购买和阅读。几年前一项针对“广州市小学生阅读状况调查”的结果也显示,未成年人的阅读倾向十分不稳定和矛盾,小学生把漫画书《老夫子》列为不良图书的首位,但却把同一本书列为“最愿意掏钱购买”图书名录中的第二位。

  韩延说,广州中小学生的阅读状况表现出一种“错位”。学校、家庭、社会如果对未成年人的德育阅读不加以引导,就等于把未成年人健康的阅读阵地拱手让出。

  他认为,目前,广州市几乎每一所小学大门口100米范围内,都可以很轻易地买到各种不良少儿读物,仅靠“堵”是很被动的。

  阅读也有羊群效应

  韩延认为,对于未成年人,“个体自由阅读”状态受家庭文化氛围、家庭经济状况、个人爱好、个人生活和学习需要以及其他各种随机因素的交错影响,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和不稳定性特征。而在“群体自发阅读状态”中,则带有明显的“羊群效应”,“今天在小学一个班里有一个学生带一本《老夫子》回学校,过两天就可以在十个、二十个同学的书包里找到各个分册、各种版本的《老夫子》。” (记者伍仞、李栋)

  表彰20个“书香社区”

  部署“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活动

  今天是第15个“世界读书日”。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