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石家庄首现大规模先商遗…
文化蓝皮书:文化产业发…
文化蓝皮书:2009年中国…
执笔人:文化产业数据从…
执笔人:文化体制改革形…
三地抢西门庆,“文化伟…
首届漳州人居文化节闭幕…
文化系统体制改革时间表…
专家学者谈网络文化建设…
争抢“西门庆”,感谢中…
最新热门    
 
文化景观被列为“缺口”:申遗的现实与可能

时间:2010-5-6 12:03:27  来源:人民日报
化景观”类提名地的遗产价值预研究,重新发掘、发现和评估遗产普世价值——列为预备名单的文化景观从现在就要开始抓紧遗产价值研究,围绕价值标准、按照专题展开。不是每个文化遗产都可以归入“文化景观”。从严格意义上讲,具有美好环境的文化遗产不等于文化景观。

  重新审视预备名单和其他潜在的遗产如芒康盐井盐田类,要把遗产价值研究提高到人类文明与文化的高度——作为世界遗产的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研究的着眼点要具备足够的高度,要针对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史的共性问题来评判价值;比较分析要放眼世界,力求在对比中建立遗产价值,建立一种自觉意识去摆脱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局限。

  大力加强基础资料的采集、建库和专项学术研究——特别是最基础的测绘或考古工作、专项的遗产主题学术研究、确凿的历史演进档案等;还需要充分收集开展主题、价值与类型对比研究时的国内、外相关案例。无论申报计划如何,对于文化景观遗产的基础材料的保护和重视必须现在开始准备。

  作为“人与自然的联合产物”,“文化景观”的标准认定与价值分析较之以往的历史建筑、考古遗址等单一遗产类型,需要具备更为广阔的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视野,存在着更为复杂的价值承载要素。它的保护行为与遗产地的居民生活的关联度更为密切。从遗产保护的本意来看,“文化景观”更具有文化多元化的含义。

  基于中国文明与文化的有机延续特征,我国应加强具备“有机演进”特征的“文化景观”类遗产项目的研究、认定与申报,以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胸怀,寻找和发现我们祖先在解决“人类共通的问题”时所呈现的智慧结晶。

  陈同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