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李东东:今后报刊退出机…
广东东莞4个剧目角逐“…
毛泽东:与妻儿相聚是奢…
李象群塑毛泽东:透出慈…
李东东:呼吁实施少数民…
魏积安扮毛泽东:不会蹚…
广东东莞推动文化创意产…
岭南写真:广东东江客家…
王炳东:我是这样翻译丁…
刘延东:经营性文化单位…
最新热门    
 
李东东:从新闻出版大国向强国迈进

时间:2010-5-10 12:20:56  来源:新华网
造就一批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和强大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大型传媒集团,我国的声音才能真正的可持续的不断的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用改革的精神推动报刊发展工作。我们说其中有一个就是打造四个一批。即建立大型龙头企业期刊集团。建立一批以报业集团,期刊集团为基础,整合多种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建立专业性强的精品报刊集群。建立一批以中央主流媒体为核心,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综合传媒集团。构筑中国报刊业集约化发展的新格局。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12000种报刊分散在5000家主管单位办,其中很多的报业和大的出版传媒集团已经拥有10多份报刊,把这些都计算进去,平均是不到两份。所以打造航母,不是把小杉板捆起来就是航母。它不是中国出版业传媒的航母。所以我们把有品牌的,优质的,有竞争力的向大的出版航母去打造。不是把所有的数量众多的捆起来,这就叫做大了。这个做不大也做不强。

  随着报刊业改革的深入,引领报刊业新的体制机制将逐步建立,报刊业也将焕发出新的生机,这是第二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打造、加快发展我们的实力。

  3、进一步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曾经说,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群众,很多农民以及具备了相当的购买力,但是还没有形成阅读习惯。为此,新闻出版总署已经推出了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系列。如全民阅读工程等,进一步培养公众的阅读习惯,全面提升全民素质。在这一过程中,新闻出版市场也会不断扩容,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扩大市场的关键,就是进一步建设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像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群众基础。不光是高端,大航母,影响力,竞争力非常重要。还有一个汇集广大人民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协调全国主要报刊出版单位,围绕全民阅读工程开展扎实有效的新闻宣传,各种出版物推荐和导读活动等。要落实好中央领导的批示要求,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支持全国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行政推动和市场机制相结合,行之有效,可持续发展的城乡月报栏形式,取得实质性进展。此外还要加快少数民族出版业发展,进一步土地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汇集更多少数民族群众。

  最后,进一步提高新闻队伍素质。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共办理新闻报刊领域各类群众举报案件556件。其中记者收受钱财,敲诈勒索案件76件。一号多刊多报,买卖刊号案件144件。十几家报纸因为刊发虚实报道被公开报道。至少有20名新闻记者为违法乱纪被法院判罪。如何解决新闻队伍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一方面要强化管理。最近结合2009年新闻记者证的换发工作。对存在重大违法违规人员,坚决清除出新闻队伍,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并公开通报。此外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将建立健全新闻采编队伍准入退出制度。不断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这个是我们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就是培养我们的新闻人才的非常优秀的摇篮,包括北大、清华、复旦等等。我们的新闻队伍的构成,不光是新闻院系毕业的同志,我们欢迎各个专业有各种知识结构的年轻同志都来投身于这个事业。但是怎么样使我们的队伍的素质比较整齐?因为他们所学的专业,他们没有经过马克思主义新闻关,党的新闻事业史的教育,近现代报刊史和整个传媒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教育,所以今年有关的部委我们将出台新闻采编人员职业资格的制度。这样就使得将来各种知识结构的同志们在进入新闻采编事业之前,就像类似于医师,会计师,律师这个意思,有一个准入的门槛。那么这样的一个考试制度,就使得进入我们新闻从业大军的同志们,在不管你是学的什么专业,至少你要补足这方面的知识,否则就进不了这个门槛。就像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意思一样。所以这样可能应该是会对我们整个新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全面的教育结构提升有很大的好处。

  另外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查处群众反映强调的少数报刊,买卖刊号,少数学术期刊质量低劣。在这些问题上,都要取得成效。在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培养教育方面,我们回顾一下范长江同志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他说:有了健全的高尚的人格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记者应当是社会所尊重的人物。如果在人格上有了根本的缺点,就不能算做新闻记者。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我们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眼里,新闻记者不光是职业操守和技能,要有高于一般人的道德水准。人格是高尚的。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重温这句话,仍然发人深省。新闻工作者要以热爱祖国的情怀,放眼世界的情怀,先忧后乐的精神,与时俱进,认真进行三贴近原则,自觉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社会生活最基层,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分发精神哺育自己,多为公众提供真实鲜活的新闻,真正成为新闻的记录者,社会的守望者,历史的书写者。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