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内地电影须挖掘“可持续…
作家为类型小说正名:“…
梁文道:中国类型小说糟…
元杂剧传奇英雄形象硇类…
类型化创作引起评论界关…
南京发现千处民国建筑 …
谈网络语体:一种新兴的…
《周易》的人格类型与伦…
趣味占卜 你是哪种类型…
写字楼风水陷阱 五大类…
最新热门    
 
类型剧玩“混搭”:元素和剧型错位组合

时间:2010-5-10 12:23:27  来源:北京日报

  前些时追着几个上星频道看于震、刘文治、淳于珊珊等主演的《战后之战》。虽然该剧在宣传文案中,打着“国内首部借鉴美国好莱坞公路片特点拍摄的电视剧”的标记,但相比于同样靠沿途执行秘密使命为主线的《绝密1950》(2009年夏,王新军主演)、《尖刀》(2010年冬春,尹铸胜、于洋、刘小锋主演),“公路片”和“首部”的说法似乎都有些牵强;出色的倒还是在“惊险”二字上,也容易就让人想起同样是于震、淳于珊珊主演、前两年热播的《五号特工组》。

  当初《五号特工组》的文案就爱往美剧上忽悠,声称“旨在打造中国版的《加里森敢死队》”,但除了主人公爱笑爱闹之外,剧情怎么看都不像美剧,倒更靠近前南斯拉夫《黑名单上的人》。前南剧集的制作水平不低,尤其是战争惊险题材。美国影视,打仗有时特别像为烘托某个主角而编造的现场版游戏;前南影视,却往往于不动声色中给人带来冷到骨头里的寒意。《五号特工组》之所以能红,可能就在于:它在不知不觉间玩了一把“混搭”——既有近似于《黑名单》的故事模式,又带了一点《加里森》甜腻腻的娱乐精神,比较迎合本土观众老爱把生死往浪漫上堆砌的审美习惯。

  《战后之战》也玩“混搭”,但招数明显升级,也复杂得多。《五号》走的是谍战路线,《战后》走的则是枪战惊险的路线,虽说谍影依旧不时出没,却早已不是正宗的谍战类型。两剧貌似兄弟,实则不过是借旧剧两位主演的人气。

  “类型混搭”由来已久

  “混搭”式剧情编织思路,目前虽然没被人提到创作理念的高度,但大家或多或少却都在用。比如同样走俏的《隐形将军》和《锣鼓巷》,“混搭”式剧情也依然存在。《隐形将军》原本该算作历史人物传奇,却依稀能找到当初看《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近似快感;在连城、茅剑升与连莲的感情戏里,甚至还能找到一点当年《上海滩》许文强、丁力与冯程程的故事影子……这已不是过去主流剧集的路子,完全成了商业和史实的全新融合。

  同理,作为“寻宝—护宝”大戏的《锣鼓巷》,它所选择的半个世纪历史背景,以及在此基础上展示的四代人命运,这种剧情与人物的构成方式,与近年兴起的《雾里看花》等“涉宝剧”是大不一样的,《锣鼓巷》倒是更像前些年的《大宅门》。可《大宅门》如果按剧集分类,“民国剧”、“家世剧”、“商战剧”、“史诗剧”等等这些名头似乎都可列入,惟独跟“涉宝剧”一点关系都没有!

  严格遵守类型特征的剧集,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荧屏上,往后会不会越来越少?这是人们一时无法断言的。但“混搭”、“勾兑”、元素与剧型间的错位组合,正日益成为剧集生产者们所乐于采取的、争夺眼球的手段。连“本山快乐营”这样在过去可能会属于“草根制作族”的栏目剧,都开始把“悬疑”、“超现实”吸纳、融化为搞笑的养分。国内剧集对丰富性的注重,确实达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地步。

  说来“混搭”也不止是内地剧集的新特色,它甚至辐射到上世纪末以来的华语长剧,比如《创世纪》。在这部堪称集港剧风格之大成的剧中,商战、家族恩怨、办公室恋情等以往不同剧型的噱头,都奇迹般地集于一身。再如央视八套近年致力推广的那些超长台剧(《天地有情》、《意难忘》),更是将过往年代琼瑶剧式的拖沓、煽情,与香港商战、家族戏的诡诈和多变,统统纳为了一体。

  “混搭”、“拿来”导致原创力不够

  不过,鉴于娱乐产品的输入和网络资讯传输的日趋发达,内地剧人很快就会迎来考验。因为当我们试着回望那些来自于“跨界科学”超级发达的欧美舶来剧集时,会发现那些被内地剧人奉为临摹样板的热剧经典,其实很少不惜一切把手伸到别的剧型里,去进行创意上的横向“拿来”的!无论是在今天已显得老掉牙的《成长的烦恼》、长了一脸中年胡须的《朋友们》(《六人行》),还是正开始迅速老去的《越狱》……这难道仅仅是华语剧集与外来剧集,在制作风格上的差异?

  我们知道,电影与电视剧这一对貌合神离的表兄弟,它们在商业市场上的生存与繁荣,有着诸多决定因素。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依托于“作品类型化”平台的建立。在这一平台上,无论是创作/生产,还是发行,都自有一定之规,而所有作品的创新,和对自身所处剧型的丰富,都要放置在对那些“一定之规”遵循的前提之下。这其实也就是为什么我一直都对美国大片大团圆式结尾深恶痛绝,而美国大片却能在市场上屡挫本人喜欢的法国文艺片的根本原因(前者是服务于市场需求的文艺产品,后者则是游移在“自由创作”与“商业目的”之间的走钢丝艺术)。至于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