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山东莱阳发现罕见多层恐…
山东曲阜“三孔”门票涨…
山东高青陈庄西周遗址进…
山东阳信县:抢救民间艺…
山东日照一农民作家起诉…
山东临朐发现东周村落遗…
千年古县山东阳谷着力打…
山东阳谷千年文庙修复开…
中国最长仿宋街紫石街在…
未经授权设立视频链接 …
最新热门    
 
山东邹城大案揭文物内情 文物一出土便有买主

时间:2010-6-7 9:11:51  来源:北京日报
然是墓葬聚集之地。此外,墓葬周围的草木甚至泥土,都是盗墓者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

  “闻”即闻气味,依照气味的不同来分辨某处是否有墓葬。如秦汉时期的墓葬中,常被灌注水银和朱砂用于防腐;而唐宋之后的墓葬墙壁上通常涂抹有青膏泥。这些特殊物质散发的气味,一般人难以察觉,而盗墓者总能敏锐地辨别。“闻”的另一层含义为听声音。一般的大型古墓,一旦受到较大震动如空中打雷时,就能向地表传出不同于别处的声响。

  “问”就是踩点。盗墓者一般都能说会道,尤其善于与老人谈古论今。每到一处,他们便会以算命先生或风水先生的身份,拜访当地的老人,通过交谈,从当地传说中获取有关古墓的信息。有时他们也会通过当地史志搜罗信息。

  “切”,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一是指发现古墓后,根据地表的地势等情况,准确地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离进入墓穴;二是打开墓中棺椁后,没有遗漏地摸取死者身上的宝物;三是触摸到文物后,即能判断其为哪个朝代的文物、价值有多大等。

  怎么卖?

  邹城市文物旅游局局长邵泽水说,原先文物盗出后,要等待“识货者”——这是一个漫长并偶然的过程。而现在,文物一出土,便意味着它有了买主。

  邹城市文物旅游局执法大队大队长孙志强说,盗出的好东西一小时就能出手;三天时间可以通过二次“倒手”出境;如果是一条龙“不倒手”的话,两天到达境外。

  文物出境的路,一条通过广州、深圳海关;另一条是先将出土文物会集到河南、陕西、甘肃几个内陆文物集散地,之后取道香港、台湾再次集散,运往世界各地。

  据报道,当前,全球文物收藏量达万件以上的文物商,有3000人左右。这些不同国籍的大老板,控制着一个复杂而严密的文物交易网络。从各个国家盗掘出的地下文物,经过四五次“倒手”,最终到达他们手上。此时,这些出自古墓的文物,已不再带有任何“危险信号”,可以堂而皇之地被炒作、拍卖,并最终被顶级藏家收藏。

  在盗墓产业链上,风险最大的是基层盗墓群体,其次是最接近盗墓者的初级市场老板。无论是在盗掘还是运输途中案件被侦破,证据链条上最先锁住的就是这部分人。因此,只有通过频繁的“倒手”,才能抹去地下文物身上所携带的犯罪印记。(综合《齐鲁晚报》 新华社报道)

  分 析

  “古墓盗贼”缘何大行其道?

  现状:盗墓案呈高发态势

  邹城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且遭遇了这样的盗墓大案,像我国中西部陕西西安、河南洛阳等古墓聚集地长期以来遭遇的盗墓案件更是难以数计,考古工作者经常用“十室九空”来形容当前考古工作遭遇盗墓后的窘境。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郑同修说,虽然当前没有官方数据证实有多少人从事盗墓勾当,但已感觉非常猖獗。

  事实上,近些年古墓被盗案已成高发态势。陕西靖边县杨桥畔汉墓群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大的汉墓群,墓葬总量超过万座。由于长期安全保护不力,近年来有数百座古墓被肆意盗掘破坏;今年1月,在湖北沙洋严仓古墓群遗址,考古人员在发掘中意外发现三个盗洞痕迹,墓冢内文物有无被盗、被盗情况如何,仍是个谜;去年7月,盗墓贼趁黑夜将内蒙古敖汉旗萨力巴乡章家营子村南山一古墓盗掘,文物部门清理现场时发现三块尚未被盗走的玉牌,上面刻有精美的胡人奏乐图案,为全国罕见,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属国宝级文物。

  原因:利益驱动·社会误导

  “要想富,挖古墓,一夜变成万元户。”一句流传在民间的顺口溜足以证明盗掘古墓对妄图获取不义之财者的吸引力。邹城市文物旅游局执法大队大队长孙志强说,盗墓者多是为了短期内获取非法暴利铤而走险的人,在邹城这一案件的作案者中,有遗址所在地村民参与,也有外来的盗墓者,成为一次“里应外合”的盗墓事件。

  孙志强认为,盗墓活动猖獗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也有来自社会的误导,一些鉴宝类节目过多宣传文物经济价值,让不少人认为收藏是发财致富之路,类似错误的导向催生了一批梦想通过盗墓致富的人。而相对于国内村民小打小闹,一些犯罪团伙,特别是与境外文物贩卖集团勾结在一起的犯罪分子,他们的盗掘和贩运已经有了高效运转的途径,造成国内文物的巨大流失,一些重要历史信息很难再完整取证,毁掉的不仅是文物,更是历史。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郑同修说,包括邹城在内的国内盗墓案件再次为田野文物的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建立行之有效的田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