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人民日报关注“网络推手…
知名网络推手转帖被拘三…
新闻出版总署:养生类图…
怎样的“专家”能为养生…
养生书将引入专家审查制…
专家析拍卖“亿元时代”…
出版总署规范养生书 专…
专家学者齐聚郑州 畅所…
专家:4.3亿天价书法并…
专家会诊“炫丑与逐臭”…
最新热门    
 
专家议阎崇年“悬赏门”:板子应该打在谁身上?

时间:2010-6-10 11:41:44  来源:光明日报
既要提倡为了学术的学术,也要提倡把学术创造性地转化成公众资源。有一些学术问题,比如一些明显的硬伤(如剽窃之类),公众也是有能力判断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术都适合或者能够转化为公众资源。《康熙顺天府志》是否有必要诉诸公众,可以有探讨的空间。这本书相对比较冷僻,能够阅读并作出评价的公众应该少之又少。或许一开始就可以把评价的问题留给学术共同体。作为一本专业性很强的作品,该书需要借助学界的清史专业知识进行评价。

  但是,目前而言来自学术共同体的评断,在有些情况下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碍于人际关系而不愿指出毛病,又或者出于个人恩怨而指摘过度。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扩大这个学术共同体,把专业范围扩大,让相关领域的学者参与到判断中来。来自学术共同体的判断,书评也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如果一本书出来,很多人给予好评,那么这本书就有可能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如果无人问津,那么该书的学术水平也能看出端倪。而从更长的时间段来看,一本书若有学术价值,只会越磨砺越光鲜。

  学者当对社会公众怀敬畏之心

  当一次次的学术争端映射到公众这面镜子上时,究竟会投射下怎样的光影?在媒体的连接下,学界和公众看似远却很近。在公众的热切关注下,白平和阎崇年的争端,被媒体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一事件能给学界、公众以及媒体带来怎样的思考?

  金盛华

  金盛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阎崇年与白平先生因为《康煕顺天府志》挑错是否一字千金而结缘,并演变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事件,让全社会有了一个关注学术负责和严谨的契机。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这一事件如何结局,实际上都发挥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正面作用,因为此事最终达成的社会后果,将使更多学者不得不向用学术视角衡量自己成果的方式回归,从而在实际上增强了学术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公众与媒体之所以高度关注这一事件,固然有“一字千金”本身的效应,但更重要的是公众关于学术的先定期待是严谨、可靠和权威的。这也正是所有学者应该追求的境界。

  但是,毋庸讳言,对经济利益的过度倾斜和社会变迁衍生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导致学术界很难不受其裹挟而独善其身。学术界自身评价体系的重量而不重质的简单衡量方法,学者以与媒体结合的方式呈现自己的学术智慧的新生表达形式,某种程度上,更强化了学术界一些人急功近利的思维。

  由此,学术界出现了一种我称之为“眼球学术”(借用“眼球经济”的说法)的现象,当事者治学的动机并非学术本身,而是隐藏于学术背后的吸引眼球(以及眼球背后的名利资源)。知识领域的某些人士赶火候出书、出成果,本质也是追求功利的“眼球学术”或“眼球作品”。学术本有其自身的规则,但是,中国社会近年来的演变正在模糊这种规则,一些知识分子不能也不再用学术价值,而倾向于用纯粹世俗的功名利禄来衡量自身价值。这种演变之中,又潜藏了当前中国社会的另一个忧患,即各领域从业者的价值取向和趣味渐渐趋于雷同,而自身的信念和坚守却逐渐淡化。

  实际上,学者需要用一种坚守的精神,认真做自己的学问。因为学者自身价值的立足点正在于此。学者如果舍学问之本,而逐利益之末,在本质的意义上,就已经不再是学者。

  社会公众的智慧往往是可以渗透到每一个知识单元的“全智”。无论我们学有多高,对他们都须有敬畏之心和发自内心的尊重。毕竟绝无学者真正能达到学无过错的境地。阎崇年与白平两位先生之争,高下且不论,如能引发人们对学者须敬重公众的思考,也可称得上是一件好事。

  本报记者 柳霞 史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