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200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专家质疑曹操墓入围十大…
曹操高陵新发现:一根钢…
河南频现“天书” 或为…
曹操口含稀世明珠?专家…
曹操高陵陵园布局搞清 …
曹操高陵一号墓恢复挖掘…
专家:曹操墓风波真假之…
河南省第二批省级“非遗…
曹操高陵二号墓发现玉珠…
最新热门    
 
曹操河南轨迹屡遭误读 重读曹操生涯三大战役

时间:2010-6-12 12:43:16  来源:东方今报

  曹操河南轨迹屡遭史家误读 重读曹操生涯之三大战役

  2009年,曹操墓在安阳西高穴被惊天发现。在曹操的江湖生涯版图上,我们终于看到他的最后一站。文化旅游看三国,三国旅游看曹操,而曹操墓的发现,则是曹操江湖生涯版图上至关重要的一环。据估计,曹操墓的商业开发价值最低在4.2亿元,在“中国帝王陵商业价值排行榜”中,排名第六。其实,在河南境内,除了曹操墓之外,还有众多与曹操有关的遗迹,这些遗迹连同曹操墓一起,构成了曹操的河南江湖。

  □东方今报特派记者 王会杰 张波 梁新慧 张英 李长需 奚春山/文 张晓冬 邱琦 刘栋杰/图

  ▲▲河南江湖第一战:虎牢关成人之美

  曹操初出江湖的第一战,发生在荥阳市汜水镇西的虎牢关。那是公元190年,也就是汉献帝初平元年。因为董卓弄权宫闱,曹操刺杀其未果,事败逃到陈留,后来矫诏征兵,组建18路诸侯联军,杀向汜水,讨伐董卓。

  这一年,孙权尚未走到历史的前台,参加18路诸侯联军的是他哥哥孙坚;在《三国演义》描述中,当时刘备还在带着两位兄弟四处流浪,只是途中遇到18位诸侯之一的公孙瓒,被拉来“干革命”。

  在18路诸侯中,刘备籍籍无名,在孙坚被华雄打败之后,刘备发出的一阵冷笑引起曹操的注意,曹操趁机举荐了他,他终于得到了与18位诸侯平起平坐的机会,并有了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的展示,从而一举成名。

  虎牢关可以说是刘备的福地。至今,虎牢关还有衬托刘关张英雄形象的“三义庙”、“张飞寨”等遗迹,也有绊倒吕布的著名的“绊马索”,却唯独没有这次战争的组织者和刘备得以出头的推荐者曹操的任何遗迹。

  历史就这么诡异。罗贯中大笔一挥,将曹操的功劳一笔抹杀。事实上,虎牢关之战没刘备什么事儿。史籍显示,前往讨伐的诸侯只有14路,其中公孙瓒等四人并没有参加,更不用提刘关张;即便如此,14路诸侯中出兵与董卓作战的,也只有孙坚与曹操。

  ▲▲河南江湖第二战:官渡战胜好友成霸业

  董卓虎牢关战败逃往长安,并被杀死。而曹操通过一战树立威名,势力发展很快,并在公元196年“挟天子以令诸侯”,得到汉献帝的大将军等封号,这引起了他的童年好友袁绍的不满。

  袁绍出身豪强世族,拥兵数十万,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一股势力。心存不满的袁绍终于发动官渡之战。

  这是决定曹操命运的一战。他与袁绍实力悬殊,而且还受到已经小有实力的刘备集团的威胁。但他知道,他没有选择。

  战争终于不可避免。在白马,在延津,曹操靠智慧连赢两场,并在随后的持久战中,以官渡为进退据点,使用冷兵器时代最先进的战术——霹雳车战、地道战与反地道战,与袁绍展开对决。最后靠在乌巢放的一把大火,击败了袁绍。

  官渡现有的开发了十几年的古战场遗址,显尽曹操的威仪。中牟县城东北3公里,所行道路与310国道交会处,即可看到曹操横槊立马的雕像,雕像后即是官渡古战场的南大门。荒草乱石中,竖立着矛、戟、钺、刀四种锈迹斑斑的兵器,与横镶在四种兵器正中的“官渡古战场”五个大字,共同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官渡古战场的主体景区,曾为大中小10个蒙古包状的军帐,内有雕塑、壁画,并通过声、光、电、机械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现了官渡之战的38个场景。

  我们根本无法判断官渡古战场就在这里,然而曹操仿佛就在我们身边,指挥从容。

  ▲▲河南江湖第三战:博望坡的尴尬与清白

  博望坡在南阳市方城县东南的博望镇。我们徘徊在这个昔日曾经繁华的小镇上,处处读到的是曹操的尴尬。

  博望坡现在遗留的全是刘备集团的遗迹。而且在《三国演义》中,这里是诸葛亮初出茅庐后的第一战所在地,也是他一举成名之地。在这里,诸葛亮设下妙计火烧了曹军的粮草,导致曹军大败。

  在博望镇,有一座初建于汉代的三孔桥、汉代的柘次树,以及一段不长的城墙。我们在这里所能读到的关于曹操的信息,却是十分尴尬的。至今,博望镇的压井压出来的水,都是咸涩的,记者亲口尝过,确实如此。当地的居民说,诸葛亮当年火烧博望坡时,使用了大量的硫黄焰硝,而未燃烧的硫黄焰硝留存在土里,导致井水咸涩。

  火硝留下的另一个影响,就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