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青歌赛“矢志守高雅”:…
青歌赛选手频出洋相:马…
余秋雨出任青歌赛考文化…
余秋雨为老人“退隐”青…
青歌赛素质考核再现“雷…
余秋雨强势回归 网上关…
青歌赛个人决赛将开战 …
青歌赛“请回”综合素质…
当青歌赛恋上余秋雨
青歌赛恢复“素质考核”…
最新热门    
 
青歌赛落幕不尽完美 余秋雨批选手“没上文化道”

时间:2010-6-21 12:44:32  来源:青年报

  第14届青歌赛昨晚落幕,但似乎不尽完美。连续担任了半个月时间评委的余秋雨,对此次大赛一些选手的文化素质深表担忧,“他们还根本没上文化这条道!”更有一些声音认为,青歌赛“千人一嗓”的局面可能将使中国歌坛长期陷于平庸。一时间,存在种种欠缺的中国艺术素质教育也成为众矢之的。

  《清明上河图》作者是齐白石?

  在此次担任文化素质评委期间,余秋雨努力做一个和蔼的评委,因为如果不克制一下,值得发火的地方实在太多。“有的选手也许觉得文化考题的零点几分不算什么,但让全国观众等上半分钟,眨着迷茫的眼睛搜索永远也不可能知道的答案,这件事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余秋雨的确是一路克制过来的。当选手将《清明上河图》作者说成齐白石,又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址说成在哥伦比亚时,走下评委席的他却终于忍无可忍,“绝大多数题目应该是国人皆知的。回答不出,我只能说,他们还没上文化这条道!”

  更让余秋雨愤怒的是,一些选手竟然看轻文化素质考试。余秋雨说:“现在人们买房都看小区环境,选手不注重文化,就相当于小区环境差,即便房子再好,也未必有人要。”

  “千人一嗓”连打扮也一样

  被称为歌坛大忌的“千人一嗓”现象,在本届青歌赛上日趋严重。在被抨击最猛烈的民族唱法组比赛中,网友直言听不下去,收视率也随之打了折扣。蒋大为称:“民族唱法其实最应该体现个人风格,但是我们的声乐教育却把个人的东西都抹煞,只能制造出一个嗓子。”

  “千人一嗓”已经让耳朵足够厌倦了,但人们又绝望地发现,选手的装扮也差不多。比如女选手很多穿的都是清一色拖地灯笼裙,不管唱的是西洋歌剧选段,还是陕北民歌。

  艺术专业学生文化成为软肋

  尽管提高艺术专业学生“内功”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但从本届青歌赛来看,情况远不容乐观,其中包括一些研究生学历的选手。记者了解到,现在很多艺术院校学生当初都是抱着“成绩不好转学艺术”的心态来投考的,这使得他们的文化水准基础普遍比较弱。

  由于普及所谓西洋声乐教育的“科学”发声方法,中国目前的声乐教育强调各种技巧的运用,造成唱高音时几乎所有学生都使用共鸣的混声技巧,结果毫无特色可言。“中国还没找到符合本民族特色的声乐教学办法。”一位声乐老师昨天说。  

    记者 郦亮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