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各地争夺赵子龙故里 大…
热闹的赵子龙故里之争,…
蒋子龙:相对于网络,我…
蒋子龙:欣赏韩寒的话语…
争抢赵子龙,不如建常山
最新热门    
 
蒋子龙们的黄金时代过去了?《农民帝国》获文学奖

时间:2010-7-3 10:52:42  来源:光明日报
丰富而可靠的档案资料,可以被看作包含着深切焦虑和神圣忧患的启示录。

  系统地读了您的几乎所有作品,我感受到了您的正直,感受到了您对我们这个民族尤其是底层人生存境遇的关切,看到了您从事写作的文化理想。尽管您所叙写的生活,您所描写的人物的命运,包含着令人心情沉重的悲剧性,但是,您叙事的语调并不悲观消沉。您的批判是尖锐的,但也是充满同情的心的。这是您特有的严峻其外、温热其内的心情和态度。在您的《农民帝国》中,分明有着始自晚清的严复、梁启超一代,中经鲁迅、胡适和傅斯年等“五四”一代,而传承下来的启蒙传统——用更具现代性的他者文化作参照来反观中国文化,通过充满理性精神和变革热情的批判,来实现对“病苦”的疗救,来实现对“新国民性 ”的塑造,来实现“新文化”的建设。我把您的那些与“国民性”有关的写作,同王小波等人的写作一起,归纳为当代的“新启蒙写作”,或者“新国民性批判叙事 ”。这显然是一种有待成长的写作模式。我曾经在发表于《文学报》的一篇题为《如何评价当代文学》的文章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代启蒙写作的旗帜,已经降低到了1976年以来的最低点。”在我看来,在我们这个时代,由于种种可理解和不可理解的原因,许多的作家倾向于选择安全的方式来写作,要么满足于玩弄技巧和形式,要么沉溺于随意而虚假的编造,要么陶醉于对无聊的个人经验的叙述,凡此种种,无不表现出与他人经验的非相关性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非介入性。雷巴科夫说,文学总是关注和表现自己时代最迫切的问题,然而,在我们这里,情况似乎正好相反——作家似乎总是在回避那些“最迫切的问题”。中国当代作家如果想要写出有价值的作品,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写作姿态,就必须直面问题和苦难,就必须承受内心的煎熬和严峻的考验,就像韦君宜写《思痛录》那样,就像陈忠实写《白鹿原》那样,就像您写《农民帝国》那样。

  好了,该打住了。强聒不舍地说了这么多,实在与班门弄斧无异,尙乞子龙老师无以放言无忌为唐突。

  随后奉寄旧作《时代及其文学的敌人》与新著《文学因何而伟大》二册,自知画眉深浅,必不入时,请您闲来无事,随便翻翻。敬颂著祺

  李建军 再拜

  2010年4月28日

  4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蒋子龙先生的来信,让我体验到了这种“逢其知音 ”的美好感受,也让我认识到了这样一个道理:写作是一种交往的艺术,是心灵与心灵沟通的艺术;真正意义上的作家绝不会委屈而傲慢地认为自己“养活了”别人,而是怀着感恩的心情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正是因为别人的存在,自己的作品才有了产生的可能,才有了存在的价值。我从蒋子龙先生的作品中,从他的来信中,看到了对他者的尊重,看到了一种有教养的风度。2010年5月1日,北京平西府

  蒋子龙三封电子邮件

  [第一封]

  建军先生:

  刚读完您发在文艺报上“五个面影”,就收到了您的亲笔信。我当好好再多读几遍,里面有对我很有教益的思想,要好好收藏此信。面对您这样的批评家,我除去感动、钦服,还有惶恐,从不敢指望您会读我多少作品,不想您竟读过我的几乎全部作品,这让我汗颜!您的大作还没有收到,许久以来那就是我想得到的。急着外出,慌不择言,收到大作后再写。我知道您很忙,不必回复。我有问题要请教时自会写信。匆匆祝体笔两健!

  蒋子龙 顿

  201 0.5.1 4

  [第二封]

  建军先生:近好!

  由于是挂号走得慢,昨天下午才收到两册大著,正求之不得!其中有些文章在刚发表的时候就曾先读为快了,还保留着,今后也将作为我的教课书再系统地拜读。上了年纪,读书的时间长,写作的时间少了,正好通过您的书补上文学理论这一课。非常感谢!结识您是老天对我的眷顾。

  蒋子龙顿

  201 0.5.24

  [第三封]

  建军兄:

  休怪我改称呼,我是真想称您为老师,又怕搞得自己太过拘谨。这样则可以让通话轻松些。我看到您的信就立刻打开了附件,太好了,让我知道了你写这篇文章的来龙去脉,至为感动!难怪古人说知音难觅,有一、二便足矣。能结交您这样的真才——几乎是独自支撑着当下批评的信用和荣誉,是我的荣幸。当读到您的文章时,由于意外地感动,匆匆先写了那么几句就寄走了。待信寄走之后又觉得意犹未尽,应该掰开揉碎将心意表达得更准确些。

  接到您的回信,非常珍贵,里面的思想对我有震动效应,我想对其他作家也会有所启迪,应该公开发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