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占卜 >> 易经 >> 正文
沈万三居所是沈厅?——…
沈万三生于何年?——沈…
沈万三为何迁居周庄?—…
沈万三犒军之谜——沈万…
《易经》“八卦”
毛泽东如何用易经八卦打…
思想界的章鱼——伪自由…
中国——民族体还是文明…
《黄子诗会》——答不文…
赤裸的民族——汉民族文…
最新热门    
 
易经——金融风暴下的陶瓷企业变易与化生之道

时间:2009-9-8 20:04:49  来源:风水网
 经由历史的经验与记录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趋势,如果整体景气或产业景气显示将要趋于成长,则此时就应当事先规划扩张策略,并捷足先登占得先机。反之,如果景气预测即将趋于紧缩,则企业应该事先放弃扩张策略,并逐渐采取转型策略,以因应紧缩时代的来临。例如90年代初期,全球经济发生成长停滞,但当时已经“超欧赶美”的日本在经济长期成长的优越条件下,不相信经济成长会萎缩,并企图以更多的投资来刺激成长,结果不但造成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许多当时知名大企业因而倒闭,连带亚洲也发生第一次金融风暴,而欧美国家却安然度过这次的经济风暴,因为他们采取了转型政策,将经济发展主轴由原来的重工业产品转型成资讯产品,不但又维持了十几年的荣景,甚至创造另一个以“知识经济”为首的IT 新经济时代,台湾亦然的由传统产业转型到第三产业及高科技之IC 产业。紧接着,二十世纪末期,全球经济成长发生软着陆,亚洲并且在以日本为首的经济体下,发生第二次金融风暴,还好当时在亚洲正是中国大陆传统产业的红火发展之时,也因而化解了这次的金融风暴,但虽如此,生物科技、软体设计、光电通讯却在此时创造出了佳绩。所以,透过循环论的趋势预测,能够让我们知道,何时应该扩张,何时应该转型。而就企业发展与经营规划而言,诸多企业在景气好转时才打算扩张经营,却发现此时已经陷入其他企业的层层包围。四面楚歌无法突围。相反的,在景气即将紧缩衰退时,却大肆扩张,事后才发现被过大的规模压得转不过来,最后不得不弃子投降,应声倒下。当然这里面虽也有景气(风暴)长与短的时间问题,但不管怎样,就像这样的景气循环生态始终牵动着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甚至一个人的兴衰,所以无怪乎在许多老板们的口中经常会听到一句“有钱难买早知道”的戏言,其实这句话与其说是戏言,倒不如说是警语来得恰当。   就拿这一次的金融风暴为例,我们回想自上一次的金融危机以后距今多久了,而这几年的房产业、IT 业及金融业的快速火爆成长,尤其房产业价格的暴涨及股市的红火几乎已经把所有刚性需求的目标客户无形中抛弃在市场游戏之外,而剩下的只是资金剩余者之投机性购买而已,试想投机者追求的是投资报酬,而如果这个投资标的物没有了流通能力的话,那么哪来投资报酬的实现可言呢?如此一来发生今天这种停滞性成长是早在预料中之事,再加上08年奥运以后一切行政性的公共建设可能停止,那更是早在预期之中,再加上建陶产业为了追求高附加价值之高利润无所不用其极投入广告促销费用,也因此垫高了产品在广大消费者中所能吸引的能力,也无怪乎市场产品会形成M 型化的走势了。当然这种道理我想很多老板稍稍用一点心是可以预测到,关键是在于“时点”的掌握,而这个“时点”也就是“时机”的意思,而时机如何计算呢?当然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的话是可以计算得八九不离十的。只可惜现代企业经营者又有谁能掌握到这么精细的数据资讯呢?于是乎老板们(很多人)不得不求助于一些诸如神明、占卜与乞卦了,可惜的是现在这些术数都已失去了可靠的数据而令为遗憾。也正因如此,促使个人寻求中国最古老的卜卦之述“易经”,试图从“易经”里面找出一些可供判断与预测的依据,或作为企业经营的指导原则,及期待能达到学思知见,元亨利真,学究天人,笔参天机的境界,以为在这变易化生的一年中(2009年)找出经营与管理的指导道路。   易经是整个中华文化整合后的智慧,虽然“易经”本经只有六十四个卦辞与三百八十六条爻文,全经不到七千字,每个爻文都言简意赅、深藏大义、且非国学、历史功底深厚者所能一探其究的;然就总体而言,从第一卦的乾卦到最后一卦的未济卦来看紧紧围绕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循环理论”精神,原则是“不变为体,变为用”,因“动”而产生“变易”与“化生”的观念。而这种思想如果与现代管理学上所强调企业应该随时处于“变革”状态与透过拓展领域以维持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来对照的话,其实是一致的。值此,我们愿以“易经”之智慧提出建陶企业在这样激烈的“变易与化生”的一年中应该掌握的几个经营心法,以供诸位之参考及反思。   变革为企业延续生命的不二法门:天地因动而化生,它绝不会因某一个个体的好坏而停止的,环境仍始终保持着它的进化与变易状态,尽管个别有景气的盛衰之说。所以企业也应该随时处于接受外在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