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浅析古今名人八字
浅析梁启超故居风水
浅析剑术运动中的美
浅析《左传》中梦境的意…
浅析中国茶文化和法国咖…
30年代的流浪作家——艾…
我为伤春心自醉——浅析…
浅析《苔丝》与《呼啸山…
浅析T.S.艾略特早期诗歌…
浅析《呼啸山庄》主要人…
最新热门    
 
浅析明初谪滇诗人平显考论

时间:2009-8-8 16:52:22  来源:不详
画不传,唯存诗作令人意想不已。平显对于题画诗题材的青睐,应受时代风气影响。此种风气实是承元末而来。元代诗坛以元末为高峰,而江南文士风气,倡和结社之外,诗、画兼擅应是最显著的一个特色。承元末遗风、受时代薰染,以及借画怡情、远离尘世纷扰之深层心理背景,共同造就了平显题画诗作的繁盛。

  《松雨轩集》中赠答诗亦多,赠答诗中又以与镇守云南的沐氏家族赠答为多。如《平雨轩集》卷四为五言律诗。共收诗47首,其中奉和素轩大人即沐昂之诗就有31首,占四分之三左右。这是奉和沐氏较多的一卷,集中他卷尚有多首和诗,全卷共计80余首。此种情况不难理解。平显初谪云南,隶属军籍,西平侯沐英慧眼识珠,设法去其伍籍,并延为王府塾师,使其在物质、精神生活上都大有改观。洪武二十五年沐英去世后,其长子沐春继任,惜仅在任七年即英年早逝。次子沐晟建文元年继任,三子沐昂佐任。沐晟、沐昂兄弟与平显相交尤深。平显诗集中有多首谢赠之作,如谢赠居所,见卷五《奉谢素轩大人二首》之二:“容居正苦逼尘阑,拜赐东邻屋两间。展席地宽宾榻隘,读书声远子衿顽”;谢贈羊,见卷五《人日谢素轩大人赐贺》:“老妻煎饼酬人日,阍者牵羊馈上尊”;谢赠童子,见卷五《奉谢国公大人赐两童》;谢赠鱼,见卷五《素轩大人赐鱼》;谢赠毡衫,见卷七《谢毡衫》;等等。沐氏兄弟平易近人、喜延宾客、事无巨细、关心备至,由此可见一斑。永乐四年平显东归并在京师得到职务,应亦是沐氏兄弟的功劳。纵观平显赠答沐氏之作,出现频率最高的即是“谢”、“奉”二字,如卷四《奉次素轩大人诗韵五首》、《奉和素轩大人九日见怀诗韵四首》、《次韵奉答素轩大人二首》;卷五《江上奉饯国公大人回滇》、《奉呈国公大人》、《奉谢素轩大人二首》、《奉饯素轩大人回滇》、《五月三日奉驸马大人》、《呈谢驸马大人》等等。平显诗作中,赠答沐氏之诗卷虽数量较多,但在歌颂功德之外总是一再提及其恩德,诗题及诗中多次出现“谢”、“奉”字眼,其感恩戴德之念情真意切、刻骨铭心。但总觉有战战兢兢之感,似有话在胸、未能全然释放,没有如老友般执手而论、嘻笑怒骂、真实放纵的自由洒脱,给人一种“隔”的感觉。相比起来。诗集中写得较好的是那些具有真切情感的思念亲人、自抒心境以及怀念贬谪时期好友、回忆滇中岁月的诗。
  乎显诗歌中,云南生活记忆给其诗歌打上深刻的烙印。从诗歌情感基调来说,平显居滇前后达20年,若按钱谦益所言“卒年七十四”而论,则平显居滇时正值20至40岁的青、壮年黄金岁月。青年谪戍,虽不久之后即擢拔为西平侯府教职。然政治前途渺茫难测,且远离故土。这都给平显的诗作带上了几许忧伤、凄楚的色彩,一方面屈辱地感到“愧余滞西南,如鸟铩羽仪”,有志不获展,自言其生活状态为“霜晨雨夕书千卷,露叶风枝泪几行”,唯有霜雨露叶书泪相伴;一方面觉得愧对亲人,“故妻殡浅土,迁拊那可迟。重念昔窜谪,不能庇伉俪。归梦正结情,清泪或盈皆”,老泪纵横追思亡妻愧恨交加。
  从写作主题来说,思乡、思亲之念贯穿始终。在滇中,他反复提及故乡地名景物如横里、仲墅、洛山、十二里漾等,并将在滇居所命名为“思仲楼”。江南水乡富庶美丽的如画图卷,虽有万里空间的距离。反而更加亲切动人,令人魂牵梦萦。“四十余年故里违。洛山茶笋梦依依”,“水竹空思仲墅村。老骨一函随所寓,底须惆怅洛山坟”,“我亦蒙恩系于此,归兴之浓甚于尔。安得乘秋望海潮,高阁吹箫月明里”。故乡成为远离故土的平显内心深处最执著的情感归宿,这些附着了作者深沉情感的思乡之作使得平凡的诗句具有了感人的力量。同样打动人的还有一些思弟之作。平显诗集中数首思弟之作分别寄赠给仲权、仲容、仲彰、仲征、仲墨诸弟。其中寄给仲权弟的两诗尤佳,《二月十七日夜梦仲权弟》:“辽海犹寒沁铁衣,雁行惊断帛书违。青云绿发尘中老,碧岭丹崖梦里归。万里故园空杼轴,三年犹子误庭闱。陟冈应念嗟行役,彼此临风泪各挥。”《二月八日寄仲权弟》:“汝浙吾滇二十年,东西万里各潸然。白头那忍东归日,北望辽阳又五千。”《仲彰弟寄酒蔗至》则描写了一种亲情的喜悦,另有卷二《仲墨弟归杭》、卷五《闻仲容弟居横里》、卷六《宿仲征弟家二首》、卷七《寄仲权弟》、卷八《寄示诸弟侄八首》,一一写来,无不情深意重。这些发自内心的心境抒发,有别于一般的往来应答,并不以诗的技巧而是以真实的力量打动人心,从而构成平显诗作中最出色的篇章,同时也是那个贬谪时代中有关贬谪事件的真实记忆。
  对滇南生活的回忆是平显东归之后诗作的主旋律。我们有理由相信东归之后的平显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因为现存诗作中,很少看到官场往来应酬文字,充斥诗集的多是对于滇中朋友、景物、生活的回忆。如诗集篇幅最长的一篇《登聚远楼》即为滇南写意之作,这首诗同时也是平显最好的作品之一。七古是平显最擅长的体裁,佳作之多为人惊叹。此诗起于实事,终于实景,而中间以梦游的神话色彩,半真半幻、如醉如癫、奇丽变化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惊艳绝伦、美不胜收的天上人间图景,使得金马、碧鸡、玉案、螺岩等现实景物不仅活灵活现、变化多端,而且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平显元气淋漓、纵横盘曲、流转自如、笔墨飞舞的雄沛诗风。梦游南滇之诗感情如此充沛、气势如此宏大、语言如此华美、色彩如此绚烂,都使人相信这是作者倾尽心力之作。从中可以见出他对滇南水土的深厚情感,他甚至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故乡。曾说:“当年乐事空追忆,却望南滇是故乡”,这是真诚的。因为云南虽远离故土亲人,却有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加之同调诗友间诗酒唱和,酣歌对吟,自由恣肆,亦能自得其乐。平显有多首诗歌曾对滇中青春作伴的美好岁月进行回忆,笔调之中深情款款。真正在云南居住之时,平显亦曾自卑、自责,且思乡、思亲之念尤切,一直盼着回到故乡。然而离滇之后,经过距离的沉淀,苦难的感觉渐渐褪去,复杂的情感渐渐单一,滇南成为晚年诗人魂牵梦萦的回忆与思念,成为诗人取之不尽的诗思源泉。
  宣德五年,张洪为平显的诗集作序,论其诗风“变怪莫测、豪放不羁”,颇中肯綮。最能体现平显这种诗风的诗体当属七古。卷二《玉盘骊珠琵琶名》:“玉盘骊珠何所名,琵琶斫出滇阳城。昆仑小风遏云叫,鹃鸡拔筋寒水精。千年紫檀作人语,霹雳辊堂惊破柱。黄河曲折走春冰,白日檐牙堕秋雨。老夫旧住西陵桥,听此不觉神飘摇。初疑莺在苏堤柳,忽尔骤变钱塘潮。鸿门夜斗纷然碎,天遣鲛人泣清泪。玫瑰火齐响枨枨,跳人空明唾壶内。”此诗写琵琶之乐,将无形之音作有形之象,以实写虚,颇得白居易《琵琶行》写法之妙,又想象奇丽、跳跃灵动、流畅婉曲、气势恢宏。且加入迷离奇幻的神话色彩,颇具李贺《李凭箜篌引》之神韵。平显七古佳作迭出,如《题朱寅仲画呈谢国公大人》、《题万松楼阁玩月图》、《题唐子华画》、《梨园载酒》等,皆以多变之笔展露多情之才,颇能体现挚友张洪所言“变怪莫测、豪放不羁”,类似司马子长之豪宕风格。在论及此种诗风形成时,张洪言其“溯长江。经洞庭,吊□□于泉石,咏坡翁于黄州。捧萍藻以祀湘灵,过苍梧而祠灵帝。既而口夜郎以谪罪。明蛟龙所居,虎豹所藏,靡不经涉”。柯遇云:“其足迹半天下,有似于子长先生学博而行峻,直道而屈身,寓喜怒哀乐于诗文,其高古险怪亦必有似于子长者。”阮元云:“今观其诗及风土之同异,道途之扼塞,以及友朋之离合,悉见于篇。盖得于远游之助为多耳。”豪宕之风盖得乎远游之助,所见可谓精当。
  平显诗作中,七律占半数以上。七律严谨的格式使生性豪放的诗人无法像写七古那样任意驰骋、自由挥洒,诗作数目虽最多,值得称道的佳篇却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多。其中的佳作是那些思乡、思亲、回忆滇中时光及旧友的作品,如《二月十七日夜梦仲权弟》、《闻仲容弟居横里》、《赠别朱友敬》等,值得提及的还有《题朱寅仲画》:“不见故人三十年,死生契阔竟茫然。风流远接梦魂去,笔迹空看图画传。半天松籁落枕畔,一笠茆亭临水边。碧鸡峰前好明月,忆昔此中曾醉眠。”朱寅仲是明初谪滇画家,也是诗人的好友。此诗自然流畅、情真意切、取境巧妙、意韵悠远。堪称七律佳作。
  诗集在古体、律体体裁、内容的选择上,出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现象,即集中有关沐氏兄弟的赠答之作,几乎都为近体诗。如卷四。47首五言律诗中有3l首为赠答沐氏之作:卷五,94首七言律诗中有41首为赠答沐氏之作;卷八,13首五言绝句中有9首为次沐晟韵。而在卷一、卷二、卷三共75首古体诗中,仅有两首诗与沐氏兄弟有关。有关沐氏的赠答之作如此集中于近体诗部分,或许与近体诗转承起合、法度森严、拿捏有度的体制有关吧,毕竟放荡不羁气韵激烈的古体诗,用之于国公大人、驸马大人身上,多少有些不够尊敬、不够庄重吧。诗人,在豪放的外表之下,显露出了他小心的一面。
  平显以江南文士身份谪戍蛮荒,任沐氏王府教席20余年,在沐氏“重文好客”的荫恩庇护下,得与一批谪滇文人相与唱和、传文授业,开滇南文教之风,为滇南文化的发展起到导夫先路的作用;另一方面,离乡万里的远游所造就的豪宕怪异诗风,也以另一种方式寄托了其跳荡不羁的才子情怀,而沉溺诗酒、耽于绘事的主题写作既承元末文人之余绪,又排遣了讨人的深沉苦闷心绪。在千万大移民的时代背景下,诗人远离故国,辗转异乡,远望当归,长歌当哭,以诗歌记录下这个时代真实的灵魂史。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