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炸出…
美日印军演欲对中国“东…
中国男色的花开花落
中国第一部男色电影
中国仁义的富商从古至今…
网友坦言中国联通WCDMA…
当中国人的谋略演变为耍…
台湾若想得通 中国当局…
中学课文在以极尽妖魔化…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最新热门    
 
中国:文化大国的兴衰与重构——专访祝东力

时间:2009-8-8 16:54:44  来源:不详
,还是旧中国的那套意识形态、那套国家意识,不能容纳广大的底层。那么怎么办?要应对大危机,只能换一套意识形态。
           关键是把底层民众放在什么位置
  玛雅:换一套意识形态谈何容易。西方有政治学家在分析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民主转型的困境时指出,一部宪法可以用六个月时间写就,一场经济改革可以用六年时间完成,但是,思想观念的变革经过60年时间也未必能够实现。
  祝东力:更换一套意识形态之所以难,是因为这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在更换意识形态的同时,还必须更换和这种意识形态相配套的社会政治结构。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的这种连带关系,晚清的张之洞有一个理解。他在《劝学篇》里提出了“保国家、保圣教、保华种”三大任务,而它们的关系是“保种必先保教,保教必先保国”。也就是说,只有依靠清帝国的政治权力结构,才能维系固有的意识形态系统;而只有在“保国”、“保教”的前提下,才能完成“民族生存”这个中国近代史课题。我们知道,从晚清到民国,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其实并没有改变,比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统治集团与被统治集团的关系,精英与大众的关系,等等,包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土地制度,也一直没有变。
  这样,意识形态也就没有变,也不可能变。蒋介石在1943年发表的《中国之命运》,其实可以和《劝学篇》放在一起读。《劝学篇》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伦之要,百行之源,相传数千年更无异义。圣人所以为圣人,中国所以为中国,实在于此。”意思是说,所谓“圣教”,是不容更改的。《中国之命运》也说:“以忠孝为根本”,提倡“我民族固有的德性”,要求“为国家尽全忠,为民族尽大孝。”这样一套意识形态怎么能动员起底层民众?当然不能。因为你还是老一套的贬低和排斥底层的意识形态,你这个高高在上的国家跟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也是在抗战后期,国民党号召青年参军,有一首“从军歌”是这么唱的:“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这个歌词有一股陈腐的士大夫气,而且佶屈聱牙,它的目标人群仍然是传统士绅阶层及其子弟,和底层民众的思想感情没什么关系,在语言上也远离大众。同时,这个高高在上的国家必然是压迫性的。所以在豫湘桂战役中,因为反抗国军的强行征派,河南有好几千农民暴动,打败了国民党的正规军。
  所以,关键问题是你的这套意识形态把底层老百姓放在什么位置,能不能把他们容纳进来。正因如此,陈伯达当年在延安写的《评〈中国之命运〉》,首先和蒋介石辩论的就是:到底谁是民族的主体?陈伯达说:“民族是由什么人组成的呢?我们这民族的绝对大多数不是工农群众吗?……工人农民不正是民族的主体吗?不正是他们的利益才和民族的利益完全一致吗?不正是他们才真正配得代表民族的名义吗?而其他的人,反对工农大众的人,却自称是民族的代表者,不就是一种篡窃吗?”所以,民族问题转换成了阶级问题,而这正是中国革命的本质所在。
            “群众”成为毛泽东的出发点和归宿
  玛雅:中国共产党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的飞机坦克,靠的正是动员和组织起全国广大的老百姓。中国革命的胜利重建了国家社会政治结构,也从根本上破除了旧的意识形态。
  祝东力:传统的政治精英因为腐朽,没有能力承担民族解放的领导职能,底层群众就不得不从被动的观众变成替补演员,在危急关头走上历史的前台,去做一回真正的英雄——也就是说,从统治的对象变身为政治的主体。这意味着颠覆上尊下卑的社会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必然要爆发一场自下而上的社会革命,也就是说,爆发一场大规模的阶级斗争。所以,马列主义就必然要成为新的意识形态,因为马列主义的中心内涵就是阶级斗争理论。
  在中国,最早是19世纪末的美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万国公报》上介绍过马克思和《资本论》,但是毫无影响,是十月革命造成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1840年以来,中国特殊的地方,是把其他国家的笼统的“modern”,区分成了近代和现代,这其中的分界线就是历史的拐点。在拐点之前,是近代,中国走着一条下降的路;在拐点之后,是现代,中国走着一条上升的路。用上面梁启超的概念来说,近代是“亚洲之中国”崩溃过程,现代则是“世界之中国”的建立过程。
  玛雅:所以说,中国共产党接受并掌握了马列主义,取得了革命胜利,建立起新的国家政权,这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历史的选择。
  祝东力:的确。按照马列主义的历史脉络,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创立了一套思想学说,从唯物史观到阶级斗争,再到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然后列宁建立了一套组织,特别是强调以少数职业革命家为核心,组成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最后是到了中国,到毛泽东,在这样庞大的人口规模的东方国家,把马列那里原来已经包含的“群众”概念发挥到了极致。这样,就形成了马(思想)、列(组织)、毛(群众)的各自特点和发展逻辑。
  毛泽东早年说过:“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在延安时期也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这段话,几十年后他在晚年又重复了一遍,并且加上了三个字:“包括我。”所以,“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成了他的一种信念。这样,传统的上尊下卑的意识形态就被彻底颠覆了。“群众”成了毛泽东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从政策层面的群众路线,到哲学层面的奴隶史观,从早年的湖南农民运动,经过中间漫长的人民战争,直到晚年的文化大革命。
  玛雅:相信群众,这是毛泽东认为不可怀疑的根本原理。确实,是人民战争和群众路线,成就了毛泽东的丰功伟业,也成就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但是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仅使很多人对这条原理产生了动摇,甚至共产党和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也被一些人认为是历史的误会。
  祝东力: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马、列、毛的各自贡献反过来也造成了他们各自的问题或者局限所在。马克思不说了,基本上是一个思想家。列宁的贡献在于他的建党学说和建党实践,但苏联最后的衰落和垮台,也是由于党的组织,特别是“一小批职业革命家”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迅速官僚化和特权化,按照过去的概念,就是“变修”。毛泽东呢,他发动了群众,成就了伟业,但最后也是因为群众造反运动失控——规模那么庞大、成员那么复杂的群众运动没有严密的组织领导,怎么可能不失控呢?结果,群众运动的失控一再使文化大革命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这是造成他晚年失败的重要原因。

           革命文化支撑中国完成了几件大事
  玛雅:有一种现象,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值得思考。就是我们认为文化大革命是我们民族的一个悲剧,不愿意看到它再度重演,但是对于那个时代的文艺作品,比如革命样板戏,我们至今记忆犹新,感到非常亲切。甚至不仅仅是我们这代人,有一次在卡拉OK,我看到一位80后年轻人唱《长征组歌》,声情并茂,非常投入。我在想,如果说我们这代人喜欢革命文艺,是因为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血色浪漫”,那么对年轻一代来说,这种感染力从何而来?
  祝东力:从文化形成的过程来看,马列主义在上世纪20年代初传到中国,开始主要是作为一种“主义”或者“理念”;经过20年代末到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和社会史论战,它完成了中国化的社会科学武装;再到40年代,特别是在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又在文艺方面开花结果,出了很多作品和人才——当然更重要的,是从20年代到40年代的实践经验,从共产党搞的工运、农运直到军事斗争和社会改造。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色彩鲜明的、战斗性的“中国革命文化”。像你说的,非常富于感染力。这种革命文化刚健、质朴、高亢——“刚健”是因为战争环境,“质朴”是因为阶级背景,“高亢”是因为理想主义,不仅要解放中国、改造中国,而且要解放人类、改造世界。它很好地完善和升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观念和“天下”观念,同时又注入了强烈的战斗性的精神。
  这种革命文化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资源,长期支撑着现代中国,先后完成了几件大事:第一,是走出近代陷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重建了强大的中央政权。第二,是快速工业化,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建立了现代工业体系,可以说,这是在长城和大运河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千年工程。第三,是从抗美援朝到援越抗美,经过20多年,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中国的战略包围。第四,是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探索和实验,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又发动了“鸣放”运动、社教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等。
  这种革命文化产生了许多经典作品。2007年9月25日,国家大剧院建成后首场演出,上演的就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那是1964年的作品。这也就是说,建国近60年,真正能够代表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和艺术成就的,还是毛时代的作品。
  玛雅:这种经久不衰说明,革命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深深地蕴含在那个年代的经典作品之中。这种力量在我们今天的日常记忆中虽然已经褪色,但是,当我们重新回顾这些经典作品的时候,我们发现,这种精神力量是不朽的。
  祝东力:的确是不朽的。现在喜欢说那个时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其实当年的“激情”不是没来由的,并非仅仅是“激情”。因为当年的理想是解放中国,解放全人类,摆脱一切剥削和奴役。你可以说它是乌托邦,但它在当时足以激动人心,能够把一切寻求理想的人们,或者还有一点情怀的人聚集起来。这种理想,这种乌托邦对艺术从业人员创作态度的影响,从当年《红色娘子军》的排练也可见一斑。当年,第一代琼花的扮演者白淑湘到海南体验了一年生活——当年的海南可不像今天是旅游胜地,全体演员包括乐队都到山西大同下连当兵,不只是练练稍息立正,而是射击、投弹、刺杀、夜行军,完全和解放军战士一样。
  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当然经得住历史检验。前几年,2003年,是法国的中国文化年,《红色娘子军》到法国巡回演出一个多月,一共19场。第一站是里昂,演出5场,场场爆满。之后其实也要到巴黎去演出,但巴黎的很多权威舞蹈评论家都想先睹为快,就赶到里昂来看。后来他们写文章,对《红色娘子军》的价值和内涵,给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已经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了。法国是芭蕾的故乡,40年前创作的《红色娘子军》在当代能产生这样的影响,不是偶然的。实际上,当年中国革命反抗一切剥削和奴役的理想包含了人类的普适价值,还有它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都是能够被后世共享的。
            “文革”失败与意识形态“硬着陆”
  玛雅:在今天这样一个“万花筒”的时代,真正具有思想和艺术成就、能够为后世共享的文化作品,却要到“清一色”的毛时代去找,这是一个吊诡,也是一个遗憾。
  祝东力:某种意义上,那的确是一种“过去时”的文化。在20世纪,以“革命”为核心的文化,经历了萌芽、成长、高涨和泡沫化的全过程。就拿“文革”来说,作为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10年里,革命意识形态从高涨走向泡沫化,最后泡沫破碎,曲终人散。本来,在“文革”前半期,在社会实践层面,群众运动就已经经历了放→乱→收→死的循环,本来就陷入了困境。这个时候,1971年,“九一三”事件像一场政治地震,给人们突如其来的打击。因为像林彪这样被写进党章的接班人,这样如日中天的副统帅,突然出走,自我爆炸,不但使“文革”叙述破产,使人们对后毛泽东时代中国政治的期待,一下子全落空了,而且使人们对整套革命的意识形态,发生了怀疑。所以,首先是在青年知识分子中间,一股怀疑主义的思潮开始形成和蔓延。
  1972年初,诗人北岛才20岁出头,就在书信里论述“怀疑”的重要性。根据后来的回忆,从1972到1974年,北京的“地下”文艺沙龙进入了黄金季节,在两年时间里形成了现代主义诗歌运动——这就是后来“朦胧诗”的前身。同时,知识青年们传唱外国歌曲,交流“灰皮书”和“黄皮书”这类“文革”前的内部读物,精神生活完全脱离了“文革”轨道。在这种氛围里,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学术探索也在暗中进行,基本的发展逻辑,是围绕“文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首先从毛泽东著作中寻找答案,继而读马、恩、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