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钱谦益唐宋兼宗的祈向与…
论建安山水题材五言诗及…
曹操与建安文人
论邺下后期宴集活动对建…
建安诗风的衍变
浮华背后:论西晋绮靡诗…
走马楼吴简中的建安纪年…
一滴雨里看世界——论唐…
庆历时期梅尧臣的诗风特…
论陆游夔州诗对早期诗风…
最新热门    
 
建安诗风的旧说与己见

时间:2009-8-8 16:55:00  来源:不详
诗歌的总体特征归纳为“一体两面”。

    一面是,与昂扬奋发的时代风尚相应,建安诗人创作出了反映社会动乱,描写人民苦难生活,抒发建功立业、重建天下宏伟抱负的诗篇。此类诗篇的风格是康慨悲壮,刚健豪迈,语言质朴。从创作时代上看,多完成于曹操平定北方之前。本期内建安时代的主要诗人尚未集中,正如曹植所云:“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大魏,足下高视于上京。”(《与杨德祖书》)曹操的《薤露行》《篙里行》,王粲的《七哀诗》其一,孔融的《六言诗》等为此期的代表作。到了曹操平定北方之后,建安主要诗人云集邺城,年轻诗人曹丕曹植兄弟走向成熟。本期内题材广泛,诗风多样并存。反映动乱现实和人民苦难的作品还在不断涌现。曹操的《苦寒行》写士卒行军之苦,表现不得已而用兵的悲哀;曹植的《送应氏》其一写洛阳城的残破荒凉;女诗人蔡文姬痛定思痛,以自身的经历为素材创作了长篇五言诗《悲愤诗》,哭诉战乱带给人民的灾难。表现统一天下之志,展示奋力搏击之情的诗篇始终是建安时代的最强音。步入老境的曹操,为求得“天下归心”的局面而效法“周公吐哺”,思贤若渴,从而老且弥坚,不坠青云之志,唱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慷慨之歌。曹丕亦多“壮思”,以“我独何人,能不靖乱”而自励,曹植则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为榜样,志在“建金石之功,流惠于下民。”王粲陈琳等人亦表示“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建功不及时,钟鼎将何铭?”充满了英雄意识与功业思想。

    “慷慨”是建安诗风的主要特征,曹操诗云:“慨当以慷,忧思难忘”(《短歌行》),曹丕诗云:“余音赴迅节,慷慨时激昂“(《于谯作诗》),曹植诗云:“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箜篌引》),“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薤露行》)。刘勰《文心雕龙》概括建安文学特征时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时序》),又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明诗》)。“慷慨”的原义既有充满正气,情绪激动之意,又有感叹唏呈,伤心不已之意。可后项意义往往被人忽略,遂对“慷慨”有了狭窄的理解。建安诗作中既有慷慨激昂的因素,也有悲凉伤心的成份。前者主要体现于表现理想壮志之作,后者主要存在于再现苦难现实的作品中。

    其二,与建安士风相应,建安诗歌中出现了许多表现生命意识的作品,同时建安诗人为了消解生命悲剧意识创作了大量的饮宴之作、游仙之作,山水池苑之作,男女欢爱相思之作等。沈德潜云:“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古诗源》)曹操与曹丕父子的区别也正反映了建安诗歌前后期的区别。此类诗的涌现集中在邺下时期,曹丕曹植兄弟及王粲刘桢等人以抒情性代替了写实性,从对社会现实的描摹转向对士人心理的展现,对自我意识的渲染,从而进入了“文学的自觉时代”。曹丕《典论·论文》的出现是文学进入自觉时代的宣言,从此,文学名正言顺地成为抒情写意的艺术。诗人开始讲求文彩,注重雕饰和炼字。并注意到了音律的特点,格调婉曲、清新、明丽。钟嵘认为曹丕“‘西北有浮云’十余首,殊美瞻可玩,始见其工。”又赞美曹植之作“词采华茂”、“体被文质”(《诗品》),明确反映出建安诗风从率真自然走向华丽绮靡的过程。

    此外,建安诗人创作了大量五言诗,“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心雕龙、明诗》)。五言诗的盛行,论者多从其自身特点考虑,常借用《诗品、总论》中的一段话来解释,即:(四言)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五言)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这只是内因。从外因考察,则五言诗的盛行亦与建安士风相关。挚虞《文章流别论》云:五言者,……于俳谐倡乐多用之。黄侃《诗品讲疏》亦云:凡非大礼所用者,皆俳谐倡乐,此中兼有乐府所载歌谣。建安士--诗人冲破了传统礼法思想的束缚,不以采用俳谐倡乐为耻,大胆地将民间俗乐及五言句式,引入音乐与文学的大雅之堂,使五言诗成为抒情写意的主要形式。

    上述两面共存于建安时期,共同组成了建安诗风的特征。其中,以关注汉末社会政治,再现汉未动乱现实,抒发以天下为己任,昂扬进取之雄心壮志,诗风以慷慨悲凉、壮怀激烈的一面为主,以展现建安诗人对生命意识的体悟及消解,诗风委婉华丽的一面为次。这两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关联,同时存在于建安诗人的创作之中,共同构建了建安诗歌系统。

    这与建安士风之特征恰恰对应!

    注:

    (1)张可礼:《建安文学论稿》,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91页。

    (2)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9页。

    (3)章培恒:《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评价》,载《复旦学报》1987年1期。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