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周易学
周易八卦
周易八卦免费算命
关于风水,周易,中医的…
周易指导人生,八字推算…
周易六爻
周易五行
周易五行歌
《易经》与《周易》
《易》道观
最新热门    
 
《周易》:中国传统美学思维的源头

时间:2009-8-8 16:55:28  来源:不详
大凡成功的艺术作品,大多是富含直觉与体悟精神的作品。如陶渊明作为玄学文化的实践者,上承《周易》开启的直觉思维,下启山水诗画的实践探索,成为民族直觉思维由雏形到定型化的重要中介人物。他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之五)的直觉体验和彻悟,正是直觉思维的具体化。王维作为禅宗文化的正宗,总是把直觉思维之体验、彻悟和综合再现能力融汇在宁静悠远的诗画意境中,其“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那宁静悠远的无我之境和返归自然的物化真谛含蓄地流露于其诗画艺术的情感空间,这无疑是直觉思维在艺术实践中的深化和内聚。而一代画宗郑板桥的“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研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集·板桥题画·竹》)的画竹之论,可谓直觉思维之于创造过程的精辟概括。以上作品之所以成功,乃在于它们都是“在直觉观照中,人的内心情感与观照的对象进行了交流,使物象在情感的作用下变形,在审美情趣的影响下组合,因此,这种印象便不再是外界事物的客观反映,而是主观性很强的,充分带有观照者情感成份,合符观照者审美要求的新的表象了。”(第160页)[22] 总之,直觉思维,作为主体实践的历史积淀产物,开源于《周易》,动荡于魏晋,内化于唐宋,深化于元明清三代。它不仅作为一种情趣和特质积淀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而且作为一种艺术构思、欣赏和表达的思维原则,凝聚于民族文化的有机体之中。

    注释:
    ① 作为思维方式和文化现象的隐喻,涵盖有象征、比兴、寓言等诸多文化现象。对此,我们另有系列文章《隐喻与寓言》、《隐喻与比兴》、《隐喻与象征》予以讨论。

【参考文献】
    [1] 蒙培元.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A].中国思维偏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2]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 朱立元,王振复.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5]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6] 杜贵晨.“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小说结构的若干模式[J].齐鲁学刊,1999,(1).
    [7]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8]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9] 王振复.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 王振复.周易的美学智慧[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11]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2] 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3] 陈良运.周易与中国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
    [14] 甘阳.从“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A]. (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15] 蒋凡,李笑野.周易要义[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16]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7] 刘纲纪.周易美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18] 李朴园.中国艺术史概论[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1.
    [19]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20]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1] 张立文.和境——易学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2] 葛兆光.禅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