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
由《文心》、《孙子》看…
古代文学论文《文化:中…
从竹简《文子》中道与德…
《文心雕龙》诗学范式转…
浅谈《文心雕龙》中的“…
20世纪《文赋》研究述评
《文心雕龙》批评文体三…
《文心雕龙》的文体构成…
《文心雕龙》“杂而不越…
最新热门    
 
刘勰《文心雕龙》思想体系的研究

时间:2009-8-8 16:56:34  来源:不详
有人统计,自一九五六年到现在,研究《文心雕龙》的专著有二十四部,论文有六百多篇。这个数字足以说明古典文学研究界对《文心雕龙》的重视和努力探索的胜况。当然,由于研究问题本身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研究者知识结构的差异,所以在《文心雕龙》研究中存在许多分歧。要一一罗列这些分歧意见,非本篇容量所能允许。为了使《文心雕龙》研究的信息以最优化方式得以传播,本文仅从《文心雕龙》文艺思想体系这个高度,对一些重要分歧意见进行概括性的介绍。    

一、要弄清《文心雕龙》的文艺思想体系,首先就得弄清刘勰的世界观和他的原道论中的“道”的内涵,正如牟世金所说:“若不知‘原道’之‘道’为何物,便无‘龙学’可言”。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1.认为刘勰世界观倾向儒家,其“道”论是儒家之道。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认为刘勰的思想接近儒家的古文经学派,《文心雕龙》中的立论“则完全站在儒家古文学派的立场上”。王元化、杨明照基本上同意这种看法。王元化在《文心雕龙创作论》中详细论证了刘勰的前后思想变化,认为《文心雕龙》的“宗旨在于《原道》、《征圣》、《宗经》。从‘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这句话来看,圣是道和文(经)的中介,道圣文虽分而为三,实则三位一体,同指儒学。《宗经篇》称儒经为‘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这个说法充分肯定了儒家的最高地位,其中丝毫没有把儒释二家等量齐观的任何表示”。[1]后来他在《日本研究<文心雕龙>论文序》中又继续重申了这个观点,并指出研究《文心雕龙》的方法论问题:“据我所见,国内论者论证《文心雕龙》杂揉了佛道玄思想,大抵采取了语汇类比法,即以佛道玄诸家著作中的一些语汇去比附《文心雕龙》的用语……姑不论这种类比法有时甚至张冠李戴,把本不是佛道玄的用语误认为佛道玄的专有词汇,纵使《文心雕龙》有类似甚至相同于佛道玄的用语,我以为,除了必须辨析是在怎样情况下及其目的何在外,也应划清一条界线,即把用本义而取譬和舍本义而取譬的两种不同征引法加以严格地区别开来。……我觉得要否定《文心雕龙》在思想体系上属儒家之说,不能置原道、征圣、宗经的观点于不顾,不能置《宗经篇》谓儒家为‘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的最高赞词于不顾,不能置序志篇》作者本人所述撰《文心雕龙》的命意于不顾……”[2]   

2.认为《文心雕龙》中一以贯之的是作为佛家思想的道,刘勰的指导思想是以佛统儒,佛儒合一。    

对这个观点论述得最为详细的是马宏山。他认为:“刘勰所谓‘道’和‘文’的关系,根据‘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的说法来看,它是用佛家的‘真谛’(亦名‘第一义谛’)和‘俗谛’(亦名‘世谛’)的思想所推衍出来的‘二谛义’的逻辑来看待‘道’和文的关系的。‘道’既是‘真谛’,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观念,而‘俗谛’的文也就必然会发挥其世俗的作用,在现实社会中显示出它自己的功能了。孙绰对此有一段话说:‘周孔即佛,佛即周孔,盖内外名之耳。’‘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共为首尾,其致不殊。’(《弘明集·喻道论》)孙绰的这些话把‘真谛’为佛,‘俗谛’为儒的关系一语道破了,把儒学也等同于文了。刘勰和孙绰的逻辑是一致的,都是以佛教的宗教思维方式来进行思维的。”并且猜测刘勰《原道篇》用的是罩眼法,“以令人不可解的‘哑谜’,掩饰着他混杂儒释,淆乱,古今,一切为‘我佛’所用的手法,惑乱人们的视线,致使很多研究者对于‘道’与‘文’的关系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他认为《原道篇》的实质就是:一、他要从“神理”这个佛教之道来统驭儒学的“易道”;二、他要以佛(玄圣)来统驭儒学之所谓“庖牺诸圣”这一系列儒家认为的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的开创人物;三、他要以荒谬的佛教“太极剖判之初已自有佛”的逻辑所推衍出来的“人文之元,肇自太极”之说来统驭儒学原有的文起源于“易象”(即八卦)之说。可见,刘勰的这种“文原于道”的思想,是为他所信奉的佛教扩大宣传和巩固地盘而服务的理论。[3]

3.认为刘勰的“道”论倾向于道家。  

周振甫认为:“刘勰在(《原道》里主张自然,接近道家。”[4]皮朝纲认为:“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刘勰是最先把‘自然’与‘道,两个词联系在一起使用的。刘勰对‘自然’与‘道’的含义的理解,同老庄有许多相似之处。”并指出。“刘勰讲‘自、  然之道’是强调‘文章本由自然生’,文学创作应顺理成章,出自自然,提倡自然的文学,提倡文学的自然之美。这也是从老庄论述中吸取的思想资料。”[5]蔡钟翔也认为,“自然之道’一语,追本溯源,盖来自先秦之道家”,并且进一步指出,尽管刘勰也提出了儒家之道,但在刘勰心目中,“儒家之道是合乎自然之道的,却不能说,儒家之道与自然之道是二而一的,是毫无区别的”。因此,他认为:“在《文心雕龙》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然之道’,而不是儒家之道”。[6]

4.认为刘勰所论之“道”有多重内涵,是以儒为主而兼通佛老。    

张少康认为:“刘勰在《原道》篇中所说的‘文’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刘勰所说的广义的文所体现的‘道’,是说的宇宙万物内在的普遍的自然规律,这是近于老庄所说的那种哲学上的‘道’的。r而刘勰所说的狭义的文,即人文所体现的‘道’,则是指的具体的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他在《原道》篇中把这两者统一起来了。他认为作为普遍的自然规律的哲理性的‘道’的集中表现就是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换句话说,就是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乃是对作为普遍的自然规律的哲理之道的具体运用和发挥,这也是‘六经’之所以有崇高地位之原由。这样,刘勰就把老庄那种哲理之道具体化为儒家之道,又把儒家之道上升为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体现,抽象化为老庄的哲理之道。这里,我们必须看到,刘勰的着眼点仍然是在具体的儒家之道,因为《文心雕龙》所要阐述的不是天地万物之文,而是人文。他之所以要把近于老庄的抽象的哲理之道和儒家的具体社会政治之道结合起来,其目的是要从哲学上提高儒家之道的地位,把老庄之道熔铸到儒家之道中来,这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泛滥和老庄哲学在上层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是有密切关系的。”并且又指出:“刘勰所说之‘道’,与佛道也并非完全绝缘,没有丝毫联系,相反,刘勰之‘道’从基本原理方面来看,与佛道也是可以相通,而并不矛盾的。因此,我们认为刘勰所说之‘道’,是以儒为主而兼通佛老的。”[7]

5.认为刘勰所论之道是《易》道,体现了魏晋融合老、易的新易学思想。  

周汝昌认为:“刘勰的所谓道,就是《易》道,更确切些说,就是魏晋以来,以王弼为代表的融合老、《易》而为一的《易》道,通读全文,其意极显。东汉以前,旧易学专重训诂、章句、象数,以阴阳为家,自何晏、王弼等,始以老庄解《易》,摆脱’前代经师的束缚,以自由大胆的精神企图对《易》道作本体上、的纯理论的探讨,也就是魏晋玄学的主要部分。其思想中的理  想圣人,一方面是‘法道’,是‘德合自然’(这是道家的),然  而另一方面又并不废弃儒家名教,相反,而是以‘自然’(老庄)  为体,以名教(儒家)为用的。汤用彤先生说:‘盖世人多以玄学为老庄之附庸,而忘其亦系儒学之蜕变。多知王弼好老,发挥道家之学,而少悉其固未尝非圣离经。其生平为学,可谓纯宗老氏,实则亦极重儒教。‘又说:‘盖玄风之始,虽崇自然,而犹严名教之大防。……然则其形上学,虽属遭家,而其于立身行事,实仍赏儒家之风骨也。’(《魏晋玄学论稿》)必须这样分析才可以理解刘勰这种思想之所自来,以及刘勰所谓‘道’所谓‘圣’的全面含义。他在《原道》篇所说的‘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以及在《宗  经》篇里所说的那‘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的内容包含着‘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这些都必须从魏晋以来的新《易》学的思想来认识,才能获得条理。”[8]

6.认为刘勰所论之“道”是指“自然”的规律。    

陆侃如最先提出这个看法,认为:“自然是客观事物,道是原则或规律,自然之道就是客观事物的原则或规律。”[9]牟世金认为,陆侃如论“自然之道”,首创规律说,是对“原道”论的研究一大贡献,但他在解“道”为“原则或规律”的同时,又解“自然”为“客观事物”,实是误解。牟世金指出:“正‘自然’为天然,看似寻常,却是研究‘原道’论的一大进展。把‘自然之道’理解为客观事物的规律,既不符原意,就无从揭示出‘道’和整个‘原道’论的真实意蕴。解‘本乎道’以论文为本‘客观事物的规律,以论文,必然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这个‘规律’是什么规律呢?它和论文有何关系呢?怎样理解首标‘自然’以为宗?又怎样把这个‘规律’贯彻到评评文学的实际中去,怎样用它来指导全书的写作?显然,泛而不实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是抽象的,不合实际的,因而也是无用的,它仍然使人堕入‘原道’论的五里雾中而真象难明。刘勰所本之‘道’是论文的道,它不是个一般的哲学范畴,‘道’之为规律,不是一般的规律,而专指物有其自然之美的规律。只有认准了这点,才能消除种种被误加    的神秘感,才有助于理解刘勰此书的宗旨和性质是研究文学理  论,而必然在‘征圣’、‘宗经’之前,首先明确自然有文的最高原  则;也才能理解刘勰的‘原道’观,确是他写全书的指导思想。”[10]

通过以上简单介绍,可见研究者对刘勰所论之道的内涵的  认识存在着很大分歧。必须指出,这里仅是枚举一些代表者的  看法,实际上,即是相近观点者也有不少的差异。对于这些分歧意见,研究者之间展开了认真的讨论和学术上的交锋。    

比如,在讨论刘勰所论之“道”是否是“佛性”、“佛道”的过程中,不少研究者对其以“自然”、“太极”、“玄圣”、“神理”  等术语作新的阐释为立论根据,表示了异议。程天祐、孟二冬通过认真辨析,认为“神理”并不是佛家专门用语,也并非只有“佛性”之义。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