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易经与阴阳师的关系
易经与兵法应用
易经与事业(一)――天…
易经与图腾
易经与书法修习
易经与管理的智慧
曾仕强 易经与人生
易经杂谈 易经与兵法
易经与道教
《周易》古经与墨家思想
最新热门    
 
传经与弘道:荀子儒学的重新定位

时间:2009-8-8 16:59:16  来源:不详
也?秦之谓也。威强乎汤武,广大乎舜禹,然而忧患不可胜校也。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虽然,则有其諰矣。兼是数具者而尽有之,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是何也?则其殆无儒邪!故曰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从社会政治和经济目标说,荀子提升了“富国”、“强国”、“强兵”等问题的重要性,但是,他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不是凭借法家的“法术势”,而是根据儒家的“王道、”“仁德”、“礼义”等立场。如《荀子?议兵》载:“李斯问孙卿曰:‘秦四世有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而已。’孙卿曰:‘非女所知也。女所谓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谓仁义者,大便之便也。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故曰:凡在于君,将率,末事也。秦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故汤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鸣条之时也;武王之诛纣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胜之也,皆前行素修也,此所谓仁义之兵也。今女不求之于本,而索之于末,此世之所以乱也。’”靠“德”还是靠“力”来进行统治是儒法之争的一个核心,孟子所持立场大家已知,荀子提出兼人有“以德”、“以力”和“以富”三种方式,但他认为最理想的方式仍然是“以德”。统观起来,在当时难以抵挡的秦的强势之下,荀子完全采用儒家的政治资源和智慧来解决法家所关注的富国强兵主题,即使不被认为是迂腐,至少也被认为是不现实。顺便强调一下,荀子作为儒家的忠实捍卫者,在《儒效篇》中对“儒”的价值和地位作了直接的辩护和肯定。这是他在回答秦昭王提出的“儒无益于人之国”这一尖锐判定时作出的。秦昭王的判定决不是一个孤立性的看法,韩非法家激烈批评儒家无用、有害、打击儒家,其影响远远超出了秦地。在以力量决高下的战国末期,在秦以法术而强盛的背景之下,对儒家威胁最大的自然是法家和秦国,荀子坚持儒家道德理想主义,坚定不移地捍卫儒家,比起孟子拒斥墨子和杨朱来,任务更加艰巨,也许需要更充分的道德勇气。



上面以澄清的方式所展示的荀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很明显,核心就是推广仁义、德礼和王道,荀子像孔子一样,也是强烈希望建立一个道德理想国和王道国。这种理想国,在儒家那里,是“平天下”而不是“治一国”。“国家”和“天下”是不同的。荀子更突出了这种区分,“天子”、“圣王”相应于“天下”;“诸侯”相应于“国家”。《荣辱篇》论述二者的不同说:“夫天生蒸民,有所以取之,志意致修,德行致厚,智虑致明,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政令法,举措时,听断公,上则能顺天子之命,下则能保百姓,是诸侯之所以取国家也”。荀子强调,只有圣王和天子才能担当平天下和治天下的大任,才能为天下确立效法的普遍之道,如他说:“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此三至者,非圣人莫之能尽。故非圣人莫之能王。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是县天下之权称也。”65又说:“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66但拥有一国则不然,国家是小器、小道,小人、小道即可得之,“国,小具也,可以小人有也,可以小道得也,可以小力持也”。因此,国家是可以用武力夺得的,天下是不可以夺得的,“可以有夺人国,不可以有夺人天下;可以有窃国,不可以有窃天下也。可以夺之者可以有国,而不可以有天下;窃可以得国,而不可以得天下。”67荀子批评所谓汤、武篡夺桀、纣所拥有的天下、批评所谓“尧舜擅让”,都是依据于此,即国可篡夺而天下不可篡夺,国可以擅让,天下不可擅让。天下只能通过王道来取得,虽然它可以从治一国入手,如《王制篇》载:“故古之人有以一国取天下者,非往行之也,修政其所莫不愿,如是而可以诛暴禁悍矣。故周公南征而北国怨,曰:‘何独不来也?’东征而西国怨,曰:‘何独後我也?’”荀子这种以王道“平天下”的社会政治理想,整体上无疑是乌托邦空想。当然,荀子并不这样认为。荀子相信他所说的天下王道理想,并试图通过礼乐教化、通过建立礼义秩序去实现这种理想。荀子设定了人性恶,因此在他那里,社会化和制度性的规范和实践,比起孟子强调主观性内省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荀子来说,“化性起伪”、“合群明分”,作为人的优越性,完全不是朝着“自然性”返朴归真的过程,而是脱离自然性而走向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礼乐”。“礼乐”既是价值理性,也是工具理性。作为工具理性,礼乐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控制人的自然性情的自然发展和过度膨胀,把它们引导到一个正当和合理的限度内,使之适度和有节制。但这决不是宋子所要求的清心寡欲。68礼乐是规范,也是教化,作为教化,它与仁义道德等价值共同构成了圣人之教和师教的核心,其目标就是为了建立起君子国和道德理想国。我们可以说荀子的道德理想国是空想,但我们不能说他是一个缺少社会政治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康有为认为荀子的理想是小康理想亦不正确,荀子的理想也是大同理想。

哲学家受到批评和受到称赞同样正常,哲学家受到一部分人的偏爱和受到另一部分的反感也不奇怪。但如果我们是从理性出发加以批评和称赞,是依据有效的价值标准去偏爱和反感,我们就需要深入到我们的对象之中而不能依据表面现象判断问题。对于荀子的一些严重批评和反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据表象判断问题。在我们看来,荀子是儒家学统和道统中的重要一环。荀子本人不仅是一位传经的大儒,也是一位卫道捍义的斗士。儒学本是一种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在荀子学说中,吸收了其他流派的思想,或者与孟子等其他儒者有不同之处,都是很自然的,无可厚非。关键要看他在儒学发展史上作过什么贡献,占有怎样的位置。如果他在儒家发展史上作过重要贡献,占有重要位置,我们为什么要去抹杀他呢?



1《史记?儒林例传》。

2 杨倞:《荀子注序》,载王先谦:《荀子集解》上册,中华书局,1988年。

3 同上。

4 参见钱大昕《荀子?跋》,载《荀子集解》上册。

5 韩愈说:“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6 如他说:“不须理会荀卿,且理会孟子性善。渠分明不识道理。……韩退之谓荀扬‘大醇而小疵’,伊川曰:‘韩子责人甚恕’。自今观之,他不是责人恕,又是看人不破。”(《朱子语类?战国汉唐诸子》卷第一三七)

7如他说:“荀卿则全是申韩,观成相一篇可见。……然其要,卒归于明法制,执赏罚而已。”(《朱子语类?战国汉唐诸子》卷第一三七)

8钱大昕:《荀子?跋》,《荀子集解》上册。

9 谢墉:《荀子笺释序》,《荀子集解》上册。

10 郝懿行:《荀子补注》《与王引之伯申侍郎论荀卿书》,载《荀子集解》上册。

11 参见汪中《荀卿子通论》,载《荀子集解》上册。

12 有关清末围绕荀子评价而出现的冲突和对立,请参阅朱维铮的《晚清汉学“排荀”与“尊荀”》(《求索真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和阅罗检秋的《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第215-21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3 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下册,第337页,中华书局,1990年。

14 梁启超:《论支那宗教改革》,《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

15如说:“清儒所做的汉学,自命为荀学,我们要把当时垄断学界的汉学打倒,使用‘擒贼擒王’的手段去打倒他们的老祖宗──荀子。”(《亡友夏穗卿先生》,《饮冰室合集?文集四十四》(上),第21页)。

16 参见郭沫若的《十批判书》第218-259页、第505-506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

17 参见葛志毅的《荀子学辨》,载《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18 参见蒙文通的《古学甄微》,巴蜀书社,1987年。

19 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傅斯年先生全集》第二册,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0年。

20 参见《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和《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

21 第一卷,第530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

22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120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

23 《乐》后应有《春秋》,疑脱漏。

24《荀子?儒效篇》。

25《荀子?劝学篇》。

26 参阅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上,中华书局,1985年。

27 王葆玹提出了先秦从“典”到“经”的演变线索。参阅《今古文经学新论》,第31-3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8 其言曰:“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天道篇》称书为圣人之糟粕)《庄子?天道篇》记载孔子希望藏书于周史而往见老子的事颇为有趣,今亦录之:“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繙十二经以说。老聃中其说,曰:‘大谩,愿闻其要。’孔子曰:‘要在仁义。’”

29 其言曰:“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30 如葛志毅所论。参见《荀子学辨》,载《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23页。

31 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易学”非儒家所固有,乃是阴阳家把它同儒家混合起来的产物。孔子与易的关系颇可疑。傅指出:“孟子绝无一语及易,荀子偶道之,亦缘荀子博学多方,然所引既无关弘旨,而卜筮又荀子所弃斥”。(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中卷)

32 所称引《诗》太多,在此不便一 一列举。仅开篇《劝学篇》就有三次,如载:“《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又载:《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又载:“《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33 所称引《书》列举如下:《修身篇》载“《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王制篇》:“《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富国篇》载:“《书》曰:‘乃大明服,维民其力懋和,而有疾。’此之谓也。”《君道篇》载:“《书》曰:‘惟文王敬忌,一人以择。’此之谓也。”《臣道篇》载:“《书》曰:‘从命而不拂,微谏而不倦,为上则明,为下则逊。’此之谓也。”《致士篇》载:“《书》曰: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